-
- {
-
- #返回状态码
-
- code:integer,
-
- #返回信息描述
-
- message:string,
-
- #返回值
-
- data:object
-
- }
-
- 200 – 请求成功
-
- 301 – 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它URL
-
- 404 –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
-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
- #1000~1999 区间表示参数错误
-
- #2000~2999 区间表示用户错误
-
- #3000~3999 区间表示接口异常
- 每个方法的返回都是 Result 封装对象,没有业务含义。
- 在业务代码中,成功的时候我们调用 Result.success,异常错误调用 Result.failure。是不是很多余。
- 上面的代码,判断 id 是否为 null,其实我们可以使用 hibernate validate 做校验,没有必要在方法体中做判断。
- 定义一个注解 @ResponseResult,表示这个接口返回的值需要包装一下。
- 拦截请求,判断此请求是否需要被 @ResponseResult 注解。
- 核心步骤就是实现接口 ResponseBodyAdvice 和 @ControllerAdvice,判断是否需要包装返回值,如果需要,就把 Controller 接口的返回值进行重写。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