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严重?加班多?给几条程序员都适用的建议

王兴曾说:“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谁曾想,一语成谶。

2020年,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许多中小企业们陷入经营困难危机之中。面对这种情况,有一些单位开始停发薪资、变相裁员,脉脉上收到爆料某公寓租赁企业直接裁掉80%员工,让更多的员工再次陷入了紧张的境地。那么这对我们程序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2020年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要过苦日子了吗?

为啥难?

干活苦

有新闻说晚上十点某领导在微信群要求下属在十分钟内回复,一员工因休息早而没及时回复被裁了。

对于程序员来说,晚上十点仍有许多人在公司赶进度,等发布。即使在深夜熟睡之际,一旦电话铃声响起,程序员在十分钟内就得起来查看处理,毕竟如果是系统宕机的话,晚一分钟处理损失就多几个零。

选择程序员这职业也就是选择7*24*365的待机模式,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随身得带个vpn,搞不好程序员在结婚当天还得停下来打开电脑解bug。

竞争大

编程技术不再高大上,入行门槛不再高。普通人从培训学校培训四个月便能就业,月薪轻松过万;大四学生不喜欢本专业,自己拿本书学习也能找到不错的公司以实习生的身份入门;00后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编程软件,懂奥数不再厉害,会编程才是加分项,小学生会编软件操作机器人的比比皆是…

学习编程的人越来越多,和你一起竞争的人也越来越多。无数比较有资质的程序员都抱怨当下面试的难度比之前难了太多,你一个社招现在都需要手撕算法了。各种高并发、高可用、分布式事务几乎都是大厂面试必备了。

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这句哈可不是说着玩的!

技术致富难

作为70后一线程序员的洋哥在帝都坐拥四套房,他的发家史简单粗暴:作为最早一批赶上互联网浪潮的程序员,瞄准一家创业公司,勤勤恳恳工作几年,公司上市后他用期权买房。之后跳槽到小公司,花几年时间将团队从几个人带到一百来人后再离开,这是洋哥第四套房的来由。

洋哥说自己没有大理想,不喜欢当管理,只喜欢在一线岗位和年轻人一起编程,在一家公司呆六七年,看公司逐渐发展扩大,然后得到自己该得到的。

洋哥说这届程序员太浮躁和焦虑,他几乎每个星期在吃散伙饭和迎新饭,每个人像虱子跳来跳去。五年四跳,三年三跳的程序员比比皆是。

可年轻程序员没有办法,工资不涨房价嗖嗖涨,与公司的一起成长的情怀比不过现实的残忍:领导画的饼迟迟不兑现,还没到30岁两鬓开始发白,腰背也熬病了,薪资还是那么点。同一起跑线的同学跳槽早就实现了薪资翻翻,这人又何必在一棵树吊死呢?

一位长期加班并怀孕的程序员,终于无法忍受领导的画饼充饥策略,写出的一份看似搞笑但很真实的离职申请:

有程序员自嘲道,程序员是建设信息社会的底层工人,性质像现实社会的农民工。楼建起来了,自己却只能在门外路过。

为了改变现状,不少程序员在知乎上提出这样的问题:

“怎么才能成为大神级的程序员?”

“普通程序员和大神程序员有哪些区别?”

……

眼下局势,程序员该怎么办

有所为,有所不为

很多人都知道**「树立明确的目标」**是取得进步的根本,但对于如何做好这件事,大多数人其实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Mike Flint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仍在事业上有着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img

首先,巴菲特让Flint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来。于是,Flint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Flint也照做了。

Flint现在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5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20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事。

巴菲特问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Flint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于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Mike,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这让我想到了三件事:

1. 如何让自己的目标变少非常重要

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最可怕的状态是什么?

是「什么都能做」,「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这意味着你没有具体的目标,并且什么都不愿舍弃,最后一定就会什么都做不好。

img

脱离这种状态,最关键的一点是:将开放式的问题变成封闭式的问题。

2. 专注非常重要

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

尽管「专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经被现代人提及的太多,但真正能做到准确地辨识自己的欲念,去除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的人,还是少数的。

3. 比起「有所为」,「有所不为」可能更加重要

这可能和芒格说的「Invert, always invert.」有相通之处。没有被选中的那 20 件事,其实也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的,所以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合理的理由去在那些目标上花时间。但它们才是默默消耗掉时间,转移你的注意力,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的事情。这种目标比看起来明显就很愚蠢的东西更加危险,就像是大量无用垃圾在占用你的CPU和内存,搞得你很难受。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多年前曾读到过林清玄先生的一个故事,我觉得这真是对很多程序员的写照:

毛竹”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4年也只不过长高3cm。但5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6周就可以长到15米了!

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时常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

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当坚持不再成为需要被言说的事实或是需要被排练的步骤时,它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挂在生活之上的负担。

就像写CSDN博客一样,一开始是羡慕别人能长时间积累下来,还写得十分出色,我也想试试。

写了半年后,突然我发现已经慢慢养成了写博客的习惯,能较为从容的将我想说的技术要点描述清楚,且通俗易懂。其实一开始我只是为了当作记笔记而写博客的,可渐渐的,却成为了我学习生活的日常。也没有觉得写博客有什么负担,已经悄然习惯了。

我觉得,这就很好。

最长久的陪伴不费心力。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人,真的想在他身边一辈子,就不会说有多么爱他,而是觉得“每天能和他在一起,就很好。”

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累,也让身边的人累。朴素的道理,更经得起推敲。因为用力会不自觉地提高你的预期。不要像个孩子一样向这个世界索取回报,自我的用力感觉、委屈,不能成为你的筹码。

太用力的人更容易产生期望落差,更不愿接受自己找错了方向的事实。“努力没有回报”本身,就是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轻装上阵的人,回旋的余地更大。

人越用力,就会越想要得到及时的良好刺激。越用力的人对于正刺激的需求就越高,越不能忍受暂时的负反馈。

真正的坚持归于平静,靠的是温和的发力,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刺激。

太用力的人增加了执行的功耗。纠结、选择恐惧,是太用力的副产品。只管去做,就是在意识与行动之间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带来的心力损耗。

执行阶段最大的敌人,是纠结,是埋怨,是后悔,是内心的冲突——太用力,就是心理额外动作太多。

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用力过猛,以保持自己对困难的钝感和不顺的接受程度。

短期的过度用力极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挫伤。哪怕你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也要保证基本的休息和放松,不要纵容自己消耗健康来填补对努力的需求。

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你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拼命过,但是正因为你走得足够远,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多么地努力。

用力的人心里瞎折腾,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往往觉得“这就很好”。

其实,“找好方向,一直努力就很好”,学会给自己鼓掌。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有痛苦、有阻力、有挫折。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些人也许不堪重负,就此沉沦了,而有些人可以越挫越勇,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学习的机会。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 会极大地影响我们面对逆境的处理方式。我在最低迷的时候,正是成长型思维帮我渡过了难关。

img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相信学习和成长的力量,相信努力可以改变智力和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对比来判断一个人是“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

标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对比图题

我曾经就是一个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引发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技术人员的工作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我们需要具备成长型思维才能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我们才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寻找解决方案。即使最终还是失败了,把失败当作学习的机会。

在企业永远是螺丝钉,要有创业的梦想

《阿里创业军团》书里说,在企业我们顶多是从钢的螺丝钉变成镀金的螺丝钉,变成纯金的螺丝钉,但是我们始终不能成为独立运转的机器,一旦这个机器不要我们了,我们插在别的地方说不定是拧不进去的。

前同事林同学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应聘成为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如果他不说,没人知道他曾创业两年。在公司干了两年后,拿着积蓄他又跑去创业了。问他这次要再失败怎么办?30岁的他无所谓道,重新找家公司打工挣钱,再想办法创业。

在创业路上,有的人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有的人尽管跌跌撞撞,但始终在前行。这么多人执着于创业,可能是我们在企业只能像螺丝钉般地流水工作,但创业能野蛮成长为独立的个人。

无论你是在哪条路上,我们每天低头忙碌为的只是像法国诗《海滨墓园》里描述的: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