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父”杰弗里·欣顿做了个末日预言:
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因为“很难找到防止坏人用它做坏事的方法”。
1
“老郭,我一个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你看看能不能先走你的公司账户,帮忙过个账?”
1、不法分子用AI机器人骚扰电话,获取目标的声音素材,然后进行声音伪造; 2、盗取目标的社交账号,寻找受害人; 3、用AI换脸技术,和受害人视频通话,博取信任,实施诈骗。
但正如微博大V@全民防诈骗所说:“你目前还没被骗,并不是因为你多聪明,也不是因为你没钱,而是适合你的‘剧本‘还在路上。”
只要给几张照片和几秒语音,就能复刻出“假人”的AI诈骗,以细思极恐的手段,让每个人都可能难逃一劫。
据湖北网警巡查执法公布消息,AI技术新骗局诈骗成功率竟接近100%,其成功率之高、涉案金额之大、诈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比如安徽安庆经开区发生的一起AI诈骗案中,诈骗分子只用一段9秒智能AI换脸视频佯装“熟人”,就顺利从受害人手上骗走245万元。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信息泄露、隐私不安全的普遍现实,为AI诈骗造就了“天然温床”。
2月15日,一则“几乎无人幸免,疑似45亿条电商或快递信息泄露”的消息,冲上热搜。有网友称,“自己10年前的收货信息,都被扒出来了。”
对此,人们忍不住吐槽道:“要有多强的防范意识,才能想到跟你视频通话的亲友,不是一个大活人啊?要有多强的隐私意识,才能保证自己信息不泄露或被窃取?”
AI诈骗的降维打击,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部分恐慌情绪。“AI诈骗在全国爆发”的话题,一度登顶热搜,引爆超2亿阅读。
随即,公安部门专门进行了辟谣,称AI诈骗案件目前占比仍较低。同时,承诺已注意到此犯罪新手法,并将加大力度开展技术反制和防范宣传。
数据显示,公安机关2022年全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80余亿元。从诈骗案件量级及涉案金额来看,其仍然是一块社会“顽疾”。
一个悲观预期是,新型AI诈骗的降临及加速迭代,可能让“人人警惕,全民反诈”,成为未来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之一。
2
3
“现在已经到了,大规模、集中化讨论AI风险的关键时刻”,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如此呼吁。
其实,对AI诈骗的警惕与治理方案,早已在路上。
美国安全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明确将人工智能伪造技术列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点技术。中国也开始通过政策管理和技术限制等途径,来应对其潜在安全风险。
但AI诈骗,似乎是打不死的“小强”。
比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年来加强了对非法机器人电话的监管行动,但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境内民众接到的“机器人骚扰电话”总数超过500亿个,即平均每个美国人每月至少接到15个“机器人骚扰电话”。
一个怪圈出现了——美国不断升级法案打击电信诈骗,机器人来电数量却屡创历史新高。
根本原因,还是法律法规制定、推广的护栏建设速度,赶不上AI技术迭代和传播速度。产业、大众对AI危害的反应,也很容易慢半拍。
甚至于,AI骗局已经超出“诈骗”范畴,蔓延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3月份,一组由Midjourney生成的特朗普“被捕照”传遍全球。一觉醒来,人们看着这位美国前总统被警察包围并按倒在地的狼狈状态,深感不可思议。
但这,不过是一网站创始人艾略特·希金斯精心制作的“AI假照片”。尽管他的账号被查封,人们当时无比真实的震撼和惊讶,却因此成为“笑话”。
这更像是,AI骗局对人类分辨能力和真实情感的“嘲弄”。很快,人们又经历了更严重的被戏耍。
5月22日,一张五角大楼附近发生爆炸的照片,广泛流传。这张虚假照片的出圈,甚至导致标普500指数瞬间从涨转跌。
在国内,假新闻、假图片案件也甚嚣尘上。
5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成功破获了一起AI造假案件。不法分子利用ChatGPT,伪造了一条“今晨甘肃一列火车撞上修路工人,导致9人死亡”的虚假新闻,即刻获得超1.5万次点击量。
5月24日,科大讯飞受一篇名为《科大讯飞出现重大风险的警示文》的文章影响,股价也迅速跳水。公司紧急回应称,股价下跌系某生成式AI写作虚假“小作文”导致。
人们越来越惊恐地发现,自己被AI置身于一个“没有真相的时代”。
造假,甚至成为某种普遍且必要的“谋生手段”。一项国外调查报告指出,全是由AI生成的假新闻网站已有49家之多。且这些信息受众并不少,粉丝大多超10万量级。
无处不在的造假热潮,更让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都难以阻挡。
一边是,几十元的“AI换脸教程”大行其道;一边是,在地铁上被“AI一键脱衣”造谣的女性,无力申诉。伪装成“杨幂”“迪丽热巴”“成龙”等明星的直播带货,更肆无忌惮。
面对铺天盖地的“AI孙燕姿”合成视频,佛系的孙燕姿无奈表示,“你跟一个每几分钟就推出一张新专辑的‘人’,还有什么好争的?”
真相被“捏造”已经够可怕,人们无力分辨则让现实变得愈发混乱。
4月13日索尼世界摄影奖颁奖礼,大奖得主却冲上舞台夺过话筒,悲愤地说这是AI伪作。他的反问发人深思,“如果索尼世界摄影奖的评委都分不清真假照片,其他人还能怎么办?”
当AI骗局从专业级走向“平民化”,熟悉的亲友、日常的新闻、权威的知识、眼见为实的原则甚至是集体记忆等,原本刻在骨子里的“确信”都在被逐一颠覆。
AI监管,由此愈加任重道远。毕竟人类不能没有真相,就像时钟不能没有指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