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
- 作品名称
- 古文观止
- 作 者
- 吴楚材
吴调侯
- 创作年代
- 清代
- 文学体裁
- 散文集
- 字 数
- 130000
内容简介
作品选文
作品评注
二吴又对选文作了新的评注:有时从文章句法和用字入手进行分析,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评语:“通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有时评语从身世人情入手,如《史记·屈原列传》评:“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唏嘘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 [3]
评注也取吕、楼、谢、唐、茅、金之说,而用楼、茅、金三家见解最多。多数评语是直接过录,如《谏逐客书》《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石洪处士序》等的总评即全抄自楼氏选本。有过录部分文字以作评的,如《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总评一半文字取自楼氏选本。《进学解》《讳辩》《祭十二郎文》总评一半文字取自茅氏选本。《晏子不死君难》《五帝本纪赞》《吊古战场文》《留侯论》等文的总评部分文字即取自金氏选本。有本于原评而略作发挥的,如《答任安书》《报孙会宗书》《种树郭橐驼传》《丰乐亭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谏院题名记》等文的总评,就是对楼氏评语的发挥。《获麟解》《争臣论》《寄欧阳舍人书》的总评,就是对茅氏评语的发挥。《前赤壁赋》的总评是对金氏评语的改写,《超然台记》的总评是以唐顺之评语为骨架。还有些评语是将诸家之说糅为一体而出以己说,如《岳阳楼记》《读孟尝君传》《喜雨亭记》的总评即合用楼、金之论而言。这种择优而集的方法,在逐句逐段评点时用得更多。如《留侯论》首段末批“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即取自吕氏批语,而“且其意不在书”下批“深人一层发议,此句及一篇之头也”则取用金氏原批。二吴这样“遍采名家旧注,参以己私”,是因为他们认为“诸选各有妙解,颇多阙略,是当取其所长以补其不足,便成全璧”(《例言》)。 [3]
作品目录
篇次
|
篇目
|
出处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篇次
|
篇目
|
出处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篇次
|
篇目
|
出处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
十九
|
||
二十
|
||
二十一
|
||
二十二
|
篇次
|
篇目
|
出处/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篇次
|
篇目
|
出处/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偏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刘禹锡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杂说一(龙说)
|
|
十九
|
杂说四(马说)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
十九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
十九
|
||
二十
|
||
二十一
|
||
二十二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
十九
|
||
二十
|
一
|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
十九
|
||
二十
|
||
二十一
|
一
|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
十八
|
创作背景
起初,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俩只是为给童子讲授古文编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讲授,对古文的见解越来越深,讲义越编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有“观止”之叹,劝他们“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因此,才“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为一书。书稿编好后,即寄往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请吴兴祚审阅。吴兴祚“披阅数过”,以为此书于初学古文者大为有益,便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节为书做序,且“亟命付诸梨枣”,就有了《古文观止》最早的刻本。 [7]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