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中药大辞典》:土贝母

拼音Tǔ Bèi Mǔ

别名土贝(《百草镜》),大贝母(《纲目拾遗》),地苦胆、草贝(《陕西中草药》)。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干燥块茎。秋、冬采挖,洗净泥土,将连结的小瓣剥下,蒸透后晒干。

原形态攀援性蔓生草本。块茎肉质,白色,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达3厘米。茎纤弱,有单生的卷须。叶互生,具柄;叶片心形,长宽均约4~7厘米,掌状深裂,裂片先端尖,表面及背面粗糙,微有柔毛,尤以叶缘为显着。腋生疏圆锥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殊;花萼淡绿色,基部合生,上部5深裂,裂片窄长,先端渐尖,呈细长线状;花冠与花萼相似,但裂片较宽;雄蕊5,花丝1枚分离,其余4枚基部两两成对连合;雌花子房下位,3室,柱头6枚。蒴果圆筒状,成热后顶端盖裂。种子4枚,斜方形,表面棕黑色,先端具腆质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平地。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云南等地。主产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块茎呈不规则块状,多角或三棱形,高0.6~1.6厘米,直径0.7~2厘米。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红棕色,表面凹凸不平,多裂纹,顶端常有一突起的芽状物。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光亮而平滑。微有焦糊气,味微咸而苦。以个大、红棕色、质坚实、有亮光,半透明者为佳。

化学成分块茎中含有麦芽糖,而在干燥以后则含有蔗糖,叶柄主要含还原糖。叶主要含蔗糖。

性味苦,凉。

①《本草从新》:”味苦。”

②《百草镜》:”味苦,性平微寒,无毒。”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散结毒,消痈肿。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

①《本草从新》:”治外科痰毒。”

②《百草镜》:”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解广疮结毒,除风湿,利痰,敷恶疮敛疮口。”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淋巴腺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摊贴。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复方①治乳痈初起:㈠白芷、土贝母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陈酒热服,护暖取汗即消。重者再一服。如壮实者,每服五钱。㈡白芷梢、土贝母、天花粉各三钱,乳香(去油)一钱五分。共炒研末,白酒浆调搽,再用酒浆调服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乳岩:阳和汤加土贝母五钱煎服。(《纲目拾遗》)

③治乳岩已破:大贝母、核桃桶、金银花。连翘各三钱。酒、水煎服。(《姚希周经验方》)

④治手发背: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钱,皂刺二钱五分,土炒土贝五钱五分,半夏一钱五分,甲片二钱五分(炒黑),知母二钱五分。加葱、姜、水、酒煎。(《慈惠小编》)

⑤治疬串不论已破未破皆治:土贝母半斤,牛皮胶四两(敲碎,牡蛎粉炒成珠,去粉为细末)。水发丸,绿豆大,每日早晚,用紫背天葵根三钱,或用海藻、昆布各钱半,煎汤吞丸三钱。

⑥治疬串:牛皮胶(水熬化)一两,入土贝母末五钱,摊油纸上贴之。

⑦治鼠疮:大鲫鱼一尾,皂角内独子,每岁一个,川贝母二钱,土贝母二钱。将皂角子、贝母、入鱼肚内,黄泥包裹,阴阳瓦炭火焙干,存性,研细末。每服三钱,食后黄酒调服,忌荤百日。(⑤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⑧治颈淋巴结核未破者:土贝母三钱,水煎服,同时用土贝母研粉,醋调外敷。(《陕西中草药》)

⑨治毒蛇咬:急饮麻油一碗,免毒攻心,再用土贝母四、五钱为末,热酒冲服,再饮尽醉,安卧少时,药力到处,水从伤口喷出,侯水尽,将碗内贝母渣敷伤口。(《祝穆试效方》)

⑩治刀割斧砍,夹剪、枪、箭伤损:土贝母末默之,止血收口。(《年希尧集验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elementor-template id=”6632″]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