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冷战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做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一边倒向苏联。
之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为了赢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不得已出兵朝鲜。
虽然彻底断绝了中美结交的希望,但是换来苏联的“156项工程”,给新中国奠定立国的根基,怎么算都值。
此时是中国和苏联的蜜月期,美国则是日常互怼的敌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国关系几乎不会改变。
然而再过10年,苏联的大国野心逐渐暴露,想通过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侵占中国的主权。苏共也表现出“老子党”的作风,经常想指导中共的工作。
毛主席不能忍:“你们知不知道中国人受了多少苦难,才换来如今的独立地位啊,现在还把中国当殖民地,是不是没睡醒啊?”
苏联也很愤怒:“中国能有如今的成就,基本是苏联援助的结果,现在想翻脸不认人了?”
两国的利益诉求不同,结果便是分手。
苏联撤回援华专家,留下大批待建项目停在工地,而且苏联给中国不少贷款,现在又逼着中国还债。
中国能有什么办法,还呗。
整个六十年代,中国的国际环境都非常惨,美国是天然的敌人,苏联是已经分手的情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都和中国不友好,中国相当于在夹缝里求生存。
到了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对中国更加强硬,不仅准备对中国发动“外科手术式打击”,还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在64年到69年的时候,两国的边界冲突就有4189起。
战争一触即发,中央各位领导人被疏散到全国各地,准备中国一旦被侵略,各位领导人就在地方组织反抗。
1969年3月6日,中国和苏联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局面更加恶化,以当时的人们来看,世界大战近在眼前。
为了追求独立自主,中国成了世界孤儿,那种憋屈的感觉,我们现在很难感同身受。
但世事无绝对。
珍宝岛战争爆发的同年,毛主席让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分析国际形势,想办法缓解目前的困境。
他们提供了四分报告,总的意思是美国利用中苏矛盾,苏联利用中美矛盾,那中国也可以利用美苏矛盾嘛。
叶剑英说的很直接:“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这个可以参考。”
对于中国来说,曹操相当于苏联,东吴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中国则是“汉贼不两立”的蜀汉。
老帅们的意思就是联美抗苏,和毛主席的想法一拍即合。
但问题是怎么联美呢?
这个问题不用中国操心,因为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路小跑过来啦。
那时的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可自拔,战争打了近20年都没有结束,美国人民烦透了,各种反战运动一波接一波,根本压不住。
美国总统尼克松明白,人民的情绪已经压不住了,越战再不结束,美国非出大乱不可。
尼克松的初步想法是和苏联讲和,然后让苏联向北越施压停战,保证美国可以体面的停战撤退,至于条件么都可以谈。
结果苏联完全不接茬。
尼克松不死心啊,还想再试试。
在中苏爆发珍宝岛战争的时候,尼克松感觉是个好机会,迅速跑到关岛讲话,说中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言外之意便是,如果苏联想打击中国,美国一定和苏联站在一起,有需要就说哈。
苏联还是不接茬。
苏联当然明白美国的意思,但苏联想和美国合作,却不愿意美国走出越战泥潭。
世界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在越战陷的越深,苏联的利益就越大,这个小算盘,苏联打的很清楚。
尼克松依然不死心,甚至命令国防部研究对中国发动核打击的方案,希望以此换取苏联的欢心,让苏联向北越施压停战。
在这件事情上,美国绝对是个舔狗,但苏联还是无动于衷:“舔吧,舔烂舌头也不搭理你。”
既然能削弱美国,苏联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是吧。
然后美国就着急了。
如果苏联真的对中国发动战争,那么以中国的薄弱家底肯定扛不住,一旦苏联占领中国,整个东亚格局就彻底变了。
因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可以做美国抗苏的筹码,而分崩离析的中国,只能做苏联的附庸,美国想扶持势力都没地方下手。
尼克松终于下定决心——联中抗苏。
他在公开场合放风,表示想改善中美关系,毛主席收到尼克松的信号,便在1970年的国庆节,邀请斯诺夫妇登上天安门,并且合影留念。
一周后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布了毛主席和斯诺夫妇的合影,并且在底下写了一句话:
“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尼克松收到毛主席的善意,马上叫来基辛格:“亨利,组织决定派你为代表秘密访问中国,快去……嘚、驾。”
1971年基辛格经巴基斯坦飞到中国,做了一些预热,第二年尼克松亲自访问北京,随后发表的《上海公报》,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从此以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逐渐正常化。
美国找到对抗苏联的盟友,中国也找到立足于世界的支点,在血淋淋的大国博弈中,所谓老大哥,就是不用就扔的夜壶,哪有什么温情脉脉。
二、
美国和中国结交,原本只有政治和军事目的,也就是共同对抗苏联,几乎没想到要一起做生意。
然而就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盟友,宣布石油禁运,油价从3美元/桶上涨到13美元/桶。
在现代工业世界,油价上涨的后果便是工业成本提高,而工业成本提高又会造成一系列影响,比如汽车加不起油、交通运输成本增加、工厂产品卖不出去、人民买不起东西等等。
这些事情掺和在一起便是经济危机。
在这场石油涨价造成的经济危机里,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受到的伤害越大。
美国工业下降15.3%、国民生产总值下降48%、破产公司1.5万家、失业率达到9.1%,而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20%。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片萧条,彻底终结了二战后经济奔腾的黄金年代。
这次经济危机还没缓过气来,紧接着在1978年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降到100万桶,而石油价格从13美元/桶涨到34美元/桶。
石油涨价太狠,欧美国家吐槽日子没法过了,尤其是美国,直到1982年还有1200万的失业人口。
但是苏联和中国暗自窃喜:“这可是好事啊,说起这个我就不困了。”
苏联自不必说,原本就是产油大国,世界油价大涨对苏联是利好消息,趁机增加石油出口,赚了海量的外汇,不仅掩盖了国内的社会危机,还在世界上雄赳赳气昂昂了20年。
中国不是产油国,石油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太大了。
欧美国家不是经济危机了嘛,工厂停工、工人失业、产品卖不出去,急需开拓新市场转移经济危机,而中国是工业底子薄弱的国家,正好抓住机会抄底,低价采购需要的工业装备和技术。
要知道,30年代的苏联能快速工业化,主要原因是赶上世界大萧条。
斯大林用剪刀差的方式剥削国内农民,然后到欧美国家买买买,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工业化。
现在欧美国家再次爆发经济危机,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而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引起一波建交高潮,得到大多数亲西方国家的外交承认,再加上尼克松访华解除贸易禁令,可以说中国的外交困境已经打破了。
一边想买、一边想卖,于是天雷勾动地火,双方迅速达成共识。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希望利用欧美国家陷入经济危机,急于给产品和资金找出路的机会,在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26个项目,通称为“四三方案”:
13套大型化肥设备。
4套大型化纤设备。
3套石油化工设备。
43套综合采煤机组。
3个大电站项目。
这是自“156项工程”以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技术和装备,仅仅一个月后,毛主席和周总理批准同意。
同样是1973年起,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从1971年的490万美元,发展到1974年的9.3亿美元。
可见中国和美国的生意,那时就开始了。
“四三方案”在1973年同意引进,到1977年底的时候,已经有7套化肥项目建成投产,1979年完成26项合同的全部内容,共花费39.6亿美元,比原计划少3亿美元。
中国80年代的经济腾飞,很大部分原因来自“四三方案”,尤其是化肥和化纤项目,不仅增加农田的亩产量,缓解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还增加了布匹的生产量,到1984年就取消了使用30年的布票。
而且在执行“四三方案”的时候,国务院陆续派出几十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欧美发达国家,让高层干部大开眼界。
他们原以为中国已经很牛逼了,苏联是唯一值得学习的对象,出国考察之后才发现,欧美国家原来这么发达呀,很多企业已经自动化生产了,人民也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嘛。
至此,中国高层认识到不足,逐渐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想法,从欧美国家引进设备和技术,也成为高层共识。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来了。
三、
1976年,中国连续失去三位伟人,同年10月“四大法王”被逮捕,正式终结了持续十年的大革命运动。
所有人都觉得,以前的时代彻底过去,想做什么事情再也没有掣肘了,纷纷表示要努力工作,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我们以前说“大革命”有积极的作用,但反过来说,“大革命”也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比如1976年的农村人均消费粮食是186公斤,和1966年相比非但没有增长,还减少0.5公斤。人均消费布匹6.4米,比1966年减少0.94米,其他生活物资也差不多。
新中国成立27年,虽然国内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0倍,人口数量翻倍,但个人生活质量却是下降的,人们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有怨气。
而且全国有2000万失业人口,其中包括1000万下乡知青,这些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能继续发展经济,让人们有工作和收入,感受到生活质量在改善,以后的日子有希望。
如果看不到希望,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谁能相信。
于是在20世纪末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既定政策,就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四个现代化”是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
原本是毛主席在59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周总理在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总结成中国的战略目标:
“争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从此以后,“四个现代化”成为中国最执着的追求。
华国锋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继承人,自然要不折不扣继承毛主席的政策,他除了提出“两个凡是”做护身符,想用毛主席的余威保护自己的地位,而且还对“四个现代化”很着急。
毕竟是毛主席时代留下的政策,离世纪末只剩下23年,如果到时候完不成任务,那可就太难看了。
再加上几十个代表团出国考察,回来汇报了国内外的巨大差距,也让中国高层产生强烈的落差。
有这样几个因素的刺激,全国上下的心态都很着急,于是一场非常大规模的工农业计划,便提上日程表。
什么计划呢?
继续引进呗。
此时欧美国家依然处于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的采购计划特别欢迎。
比如日本的很多厂商主动要求技术合作,给中国的四化建设做贡献,而且除了出售产品,还愿意出售技术。
联邦德国的经济部长表示,愿意提供40亿马克的贷款,帮助中国发展经济。甚至某个州的企业家说,我们那个州就能提供200亿马克。
美国工商界也说了,愿意向中国出售成套设备,或者帮中国建厂也没问题。
既然情投意合,那就来吧。
1977年9月,华国锋让李先念和余秋里负责,制定八年引进新技术和进口设备的规划,以及日后23年的发展设想。
2个月后的全国计划会议,正式制定了十年规划纲要:
第一阶段是在“五五计划”后三年,重点发展农业、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工业。
第二阶段是在“六五计划”期间,在燃料、钢铁、动力、铁路和港口领域,引进120个大型项目。
第三阶段是在世纪末完成四个现代化,接近70年代的美国和日本,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其中的重点是120个大型引进项目,预计花费124亿美元。
1978年7月的国务院务虚会上,先确定从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引进钢铁、石油化工、化肥等22个大型项目。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
要是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中国能发展的很好,但问题在于,国家引进大型项目要花钱,中国却没钱。
以1977年为例,当年的出口总额是79.5亿美元,进口总额是72.1亿美元,只能赚7.4亿美元,而1978年引进的22个项目,当场就要花出11.7亿美元,更不用说其他项目的巨额花费。
那时的中国是有一个工业基本盘,但产品在国外没什么竞争力,指望出口创汇基本没戏,所以很难用一边卖一边买的方法,实现这个宏大的计划。
很多项目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面临资金和材料短缺的困境,要么停工等材料,要么开开停停。
而且1978年需要追加160亿投资,中央财政只能解决52亿元。
本来就财政能力有限,还把摊子铺的那么多,导致哪个项目都做不好,整个计划推进的一塌糊涂。
正因不切实际,人们把这个规划和大跃进相提并论,称为“洋跃进。”
所以在1978年的时候,陈云就对引进计划不感冒,建议听听不同意见,但是没人重视。
直到年底执行不下去了,陈云在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建议,引进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拥而上,基本建设不能留下原材料缺口。
热情受挫的人们才发现,还是陈云同志稳妥。
于是在1979年4月,高层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启3年的国民经济调整。
而1979年,正是改革开放元年。
四、
现在有种说法,华国锋在1978年被边缘化了,才导致国家和政策的急速转型。
其实不是这样的。
华国锋肯定有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坚持“两个凡是”,以及不愿意给老同志平反,这是他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原因很简单嘛。如果坚持以前的政策不变,很多人都不能翻身,他们的年纪大了,极有可能背着恶名去世。
辛辛苦苦革命一辈子,为了中国流血流汗再流泪,到头来沦落到这步田地,换谁都不可能甘心。
只有恢复名誉,他们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更不用说和名誉强相关的职位、地位和待遇。
而且毛主席的本意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没有说压在五行山下不让翻身,陈毅元帅去世之后,不是很多老同志恢复工作了么。
但是华国锋的地位不稳,害怕老同志回来以后,影响他的地位前程,才拖了好几年不给平反。
他们请求了很多次,一直没有结果,这才在1978年10月的会议上发飙,叶帅劝华国锋:“要么追随民意,要么等着被抛下。”
华国锋没办法,只能随大流。
可问题是,老同志们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非但没有伸手拉一把,反而又往下踹了几脚,现在大势已成,他想随大流已经晚了。
而且坚持多年的政策,到头来被自己给否定了,那你岂不是坚持了个寂寞?
于是华国锋迅速被边缘化,邓公成为众望所归的新领袖,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当于对结果的承认而已。
而三中全会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对6年来政治经济转型的最终确认,不是脑子一热突然转型的。
另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被长期忽略了。
改革开放政策没有长期战略规划,不是说一群人下定决心要去浦东,就想尽办法破坏毛主席留下的遗产,而是要解决眼前最迫切的问题,哪里需要改哪里,改的地方多了,便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
比如农民吃大锅饭没有积极性,那就每人承包一块土地,交足公粮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性就是自私的,除了极少数特别高尚的人,大部分都不愿意免费给公家劳动,能让自己过的好点,谁不愿意?
比如千万知青不想常年住在农村,返城的情绪已经压抑很久了,那就逐渐让他们回到城市,工作岗位有限没办法安排,那就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比如科学技术落后,就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很多类似的事情,你很难说有一个详细的规划,都是在解决临时的问题。
那为什么毛主席在的时候没事呢?
其实问题已经产生了,只是被革命热情和高压管理给掩盖了。
新中国前30年的革命热情,本质上是凝聚于毛主席一人之身,现在老人家去世,那个革命热情的载体也没有了。
而且经过近30年的剪刀差经济,农民为中国工业发展付出极大牺牲,到70年代末期已经压榨不出油来了,再不让农民缓一口气,很容易出问题。
如果说前30年是毛主席撑起来的神明时代,那么毛主席去世以后,中国迅速变成世俗时代。
世俗人间讲究什么,无非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么,也就是有浓重的烟火气。
对内改革就是顺心人心,重新点燃烟火。
至于对外开放更不用说,顺着尼克松访华的政策惯性,引进欧美国家的设备、技术和资金呗。
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国家,面对一个10亿人口的大市场,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国家资金不足,就在广东和福建划定经济特区,让海外华人和外国资本进来投资嘛。
这两个省份自古以来就是边陲,对中国的影响不大,即便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扑灭,甚至停止改革。
反正不会伤筋动骨。
但是广东和福建籍的外商特别多,加起来有1200万人,开放这两个地方,可以吸引他们回乡投资,给中国带来海外的资金技术。
尤其是广东临近金融中心香港,对于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的香港企业来说,广东低成本的劳动力、便宜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
有些香港媒体报道,有段时间香港工人到工厂才发现,企业已经一夜之间搬到广东去了……
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从香港入境的资金,一度占到引进资金的80%左右,直到2011年,港资仍然占外资比例的66.3%,在广东投资10万个项目以上。
就这么搞了几年,高层发现开放的效果很好,就在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紧接着便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南京和沈阳等140个市,到1992年又开放了太原和郑州等15个省会城市。
而且在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内有什么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问题,也要慢慢改掉,比如效益很差的国企就被砍掉了。
总体来说。
1978年只是裂开一条缝隙,经济大潮顺着裂缝左右冲突,一点点扩大市场经济的地盘,直到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可以说是经济摧毁了旧制度,经过近20年的真空期后,经济也重建了新制度。
这条路现在依然没有走完。
这条路上有人扬名立万,有人身败名裂,但历史的进程奔涌向前,不知终点在何处。
五、
有个外国学者说,毛主席是谋划中国改革开放的统帅,邓公是完成事业的副帅。
我挺认同这个说法的。
他们对于引进外国资金技术的态度,基本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毛主席的规划里不允许出现私有制,一切都要以集体的名义经营工商业,类似于江苏的华西村似的。
这条路是中国曾经有过的另一个选择。
具体如何,我不做主观评价,大家见仁见智吧。
不过我相信邓公的一个观点: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没有改善,中国就挺不过社会主义阵营崩塌的浪潮,东欧和苏联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没有如果,一切如大江大河奔涌向前,现在回首当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个遗产。
其一来自邓公的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其二来自陈云的鸟笼经济:
经济好比一只鸟,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
[elementor-template id=”663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