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化解3亿人无法安眠的焦虑?”
“拜托,我真的不想熬夜了,有没有哄睡师啥的?再这么下去,我真的要把自己活活熬死。”前几天,一位00后网友在社交网络“召唤”哄睡师。
这位熬夜、失眠的网友,并不是“个例”。
2020年10月底,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意味着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失眠人群中,以90后、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最为突出。这些数据发布后,引起网友热议,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为了睡个好觉,年轻人做过种种尝试。谷雨数据整理出年轻人的两条“入睡路线”,大众路线包括服用褪黑素、玩手机、听英语听力、听相声、数羊、跑步、喝酒等,小众路线包括趴着看长篇文言文、看蜡笔小新、听物理课录音、晃脑袋直到晃晕等。
花钱购买哄睡服务,无疑属于小众路线。2020年12月31日,淘宝发布“2020年度十大冷门职业观察”,哄睡师和螺蛳粉闻臭师、寿衣模特、丝袜调色师、直播间上链师等一起入选。
小众、冷门是哄睡师身上的“标签”,它能对接超3亿人无法安眠的焦虑吗?
01
中间产物 
2019年11月27日凌晨1时45分,艺人高以翔在跑步时喊了一句“我不行了”,便摔倒在地,猝然离世。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录制了17个小时的节目。
高以翔的情况比较极端,但加班、熬夜晚睡、失眠,是现在年轻人的常态。
对于年轻人失眠的原因,纪录片《追眠记》曾深入探讨。学生失眠,是因为学习压力大,上班族失眠是因为工作任务过多过重,常常熬夜加班,还有卡车司机、重症监护室医生、游戏主播等,都被各自的工作或生活重心深刻影响,睡一个好觉成为奢望。
《追眠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是睡得最少的城市,深圳是爱在车里睡觉的城市,北京是加班最疯狂的城市,平均一年通宵加班12次。从全国范围来看,2013~2018年,国人的人均睡眠时间由8.8个小时下降至6.5个小时。
就像《百年孤独》中的失眠症蔓延到马贡多的各个角落一样,年轻人的失眠正愈演愈烈。不过,有问题,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需求,“睡眠经济”趁势而起。
据《2018年-2023年中国睡眠医疗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约为2797亿元,其中,睡眠保健品128亿元、睡眠药物134亿元、睡眠器械用品2500亿元、睡眠服务35亿元。
简单分析数据,你会发现,物理催眠产品在“睡眠经济”中占据绝对主流,但睡眠服务这一市场也不容忽视。
一位睡眠医学专家对媒体分析称:“对大部分人而言,物理性催眠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状况。现代人的失眠与社会环境、自身情感密切相关,想要拯救失眠,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
正是因为失眠者需要聚焦内心,作为介于心理医生和物理催眠产品的中间产物,哄睡师应运而生。
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店铺运营着哄睡业务。有的店铺拥有100多个哄睡师,他们至少是本科学历,不乏留学生、海归、公务员,各自都用艺名,通过微信、QQ语音或电话与顾客进行交流。
根据顾客需求和音色特质,有店铺将男生哄睡师分为“霸道总裁音群”“大叔控群”“大狼狗音群”,女生哄睡师分为“萝莉音”“御姐音”等。
“分群”后,根据接单率和返单率决定哄睡师级别,进而确定其价格。价格从最低20元20分钟,到1小时80元,还可以包天、包周、包月乃至买断喜欢的哄睡师。
关键在于,哄睡师要用念诗、讲故事、唱歌等“才艺”来哄睡,有时也会用情话消解对方的孤独与焦虑。
更重要的是,哄睡师需要情商、技巧兼备——什么时候安静听顾客倾诉;遇到话不多的,如何自带话题“暖场”;遇到情绪失控的,怎么适时开导;当顾客有睡意时,恰到好处地柔声读故事或播放舒缓音乐,帮助顾客入睡。
哄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资本和平台眼里,这是一片蓝海市场。
02
野蛮生长 
多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睡眠行业仍然是一片蓝海”。
一位睡眠行业的创业者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杭州市一家治疗失眠的医院,每年的接诊量都翻倍。
凭借敏锐的嗅觉,巨头闻风而动,早早入局。2015年,三星发布了睡眠追踪器SleepSense;2017年,苹果收购芬兰的睡眠监测器生产商Beddit,将其整合到苹果生态中。同样,小米等国内巨头也涉猎智能睡眠硬件这个赛道。
而在哄睡师这一细分领域,也动作不断。
其中,王思聪投资的技能平台“比心”(原名泡泡鱼)颇为典型。比心2015年正式上线,一年后获得网鱼网咖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并在2017~2019年间,拿下达晨创投、普思资本、歌斐资产、中美创投等机构参与的两轮融资。
比心平台上,除了《王者荣耀》等热门游戏,还有声优主播的声音展示,提供哄睡、叫醒等服务,哄睡服务定价数十元不等,大多采用朗读故事的方式,帮助用户入睡。
比心之外,近些年,出台“哄睡”服务的App也越来越多。Yami、Soul等软件对用户开放哄睡服务,连麦的价格从每小时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在Yami平台上,推出一批“专属哄睡官”,公开声优主播的“声鉴卡”,从声感值、市场值、活跃值、心动值四个维度打分,并对各自的主音色、辅音色进行具体说明,以方便顾客挑选。
正是因为看到了睡眠服务的市场需求,2017年,连续创业者邹邹带领团队推出“小睡眠”小程序以及App。
引人注目的是,“小睡眠”打造了一个“爱豆哄睡天团”,万茜、陈小纭、王鸥、吴克群、霍尊、陈翔、李施嬅、辣目洋子、BY2、谢安然等各路明星都化身哄睡师,以音频的方式哄人入睡。
与此同时,在网易云音乐、荔枝、YY、夜听等App上,类似于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指模拟掏耳朵、剪头发、下雨或者窃窃私语等声音,促进人进入睡眠状态)等语音哄睡内容,也挖掘到不少流量。
对于哄睡师这门职业,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提供专门的职业培训,哄睡服务也没有统一标准,价格不一,渠道各异,有的用音频,有的靠直播,有的用微信、QQ语音或电话,整体呈现野蛮生长的状态。
即便如此,资本和平台对哄睡服务仍趋之若鹜。新零售商业评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 睡眠是网友们乐于谈论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
2. 每个人都要睡觉,失眠几乎是全社会的“通病”,因而睡眠服务是一个高频次的场景。
3. 平台目标受众与失眠群体,大多都是以90后、95后、0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他们更勇于尝鲜,愿意接受各种新鲜事物。
强社交、高频次、同一个目标群体,结合在一起,会大大提升平台黏性。从这个角度看,比心是个玩游戏的平台却有哄睡服务,也就不难理解了。
03
灰色地带 
很多哄睡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治愈。确实如此,哄睡师的存在,能抚慰一部分失眠者的情绪,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孤独,起到安眠作用。
然而,哄睡师是一个新兴行业,因为缺乏监管,存在着“灰色地带”。
“涉黄”“擦边球”等内容,是各大平台头疼但又必须处理的问题。比如,几次收紧管理无果后,斗鱼曾选择全面下架ASMR类别的直播;在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搜索ASMR相关内容,已无法显示结果。
2020年9月,荔枝App被曝存在助眠内容挑逗、多名助眠主播诱售低俗音视频等问题,广东网信办等部门约谈后,责令其关停直播版块“助眠”频道,下架录播板块中助眠类违规节目,全面排查清理违规音视频。
荔枝回应媒体称,违规主播内容只占很小部分,将彻底整改严格落实。
不只是ASMR会出现打“擦边球”的内容,一对一的哄睡服务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在某个电商平台,新零售商业评论发现,一家店铺中的一项哄睡服务月销达200+,顾客评论里,却出现一张哄睡师“小哥哥”裸露腹肌的照片。问题是,哄睡师真的有必要向顾客发送此类照片?
这些信息日积月累,必然会影响哄睡师这个职业的风评,正如一位哄睡师所说,在网上搜索“哄睡师”,会有一些不堪入耳的评价。
外界的负面评价,让这位哄睡师“很难受”。在他看来,身边的哄睡师都很真诚、很有职业道德,“但有时我们解释不清,所以也不愿对别人提起自己是哄睡师。”
不难看出,这是劣币导致整个行业被“污名化”的典型案例。重点是,对于一个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行业,“污名化”可能是哄睡师难以摆脱的阴影。
能不能对哄睡师这个新兴行业予以监管,让哄睡师和心理咨询师一样有规范的作业流程,同时不断修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哄睡师能否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
来源丨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
作者丨响马
 
[elementor-template id=”6632″]
分类: 创业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