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
基本信息
-
改编至中篇小说 《高山下的花环》
(李存葆著中篇小说)
内容简介
一心要“曲线调动”的赵蒙生到九连后,魂不守舍,无心工作。对于这个生活懒散、军事技术水平稀松平常的指导员,以靳开来为首的基层官兵颇有微词,但是,梁三喜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体贴赵蒙生。赵蒙生却不领情,反而认为自己和这个“顶着高粱花子参军”的同龄人没有共同语言。由于赵蒙生这个指导员不合格,梁三喜不放心把连队交给他,决定再次推迟回家探亲的时间。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点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李存葆(1946—),作家、诗人。山东五莲人。曾用笔名茅山。初中毕业回乡务农两年后,于1964年参军,曾任排长,后调团政治处任新闻干事。1970年调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创作室任编导。1979年春,赴云南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采访,荣立三等功。1984年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6年起任济南军区文化部创作室创作员,1997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舞剧《火中凤凰》、报告文学《将门虎子》、长篇报告文学《大王魂》、中篇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报告文学《沂蒙九章》、散文《我为捕虎者说》等
- 中文名
- 高山下的花环
- 出品时间
- 1984年
- 出品公司
- 上海电影制片厂
剧情简介
解放军某部宣传处干事、高干子弟赵蒙生,一心想
调回城市;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他凭借母亲吴爽的关系,怀着曲线调动的目的,临时下放到某部九连任副指导员。九连连长梁三喜已获准回家探亲,他的妻子玉秀即将分娩;赵蒙生不安于位,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连里的工作,一再推迟归期;排长靳开来对此忿忿不平,替连长买好车票,催他起程;可是,九连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亲的机会,赵蒙生却接到回城的调令,全连战士哗然,梁三喜严厉斥责了赵蒙生临阵脱逃的可耻行为,舆论的压力迫使赵蒙生上了前线。吴爽不顾军情紧急,动用前线专用电话,要求雷军长将赵蒙生调离前线,当即遭到雷军长的强烈谴责甚至责骂。九连担任穿插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个战友为国捐躯,雷军长唯一的儿子“小北京”因臭弹未发而身亡;靳开来英勇杀敌,为给饥渴的战友搞“战斗力”不慎踩响了地雷壮烈牺牲;战斗临近结束之时,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赵蒙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了考验;战后,在清理战友的遗物时,梁三喜留下的一张要家属归还620元的欠帐单,使赵蒙生震惊不已。烈士的家属纷纷来到驻地,梁三喜的母亲和玉秀用抚恤金及卖猪换来的钱,还清了三喜因家里困难向战友借的债,这一高尚的行动震撼了包括吴爽、雷军长、赵蒙生以及战士的心灵;临别之际,赵蒙生和战友们含着热泪,列队向烈士的家属,举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职员表
制作人 | 汤丽绚、陈俊杨 |
原著 | 李存葆的同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
导演 | 谢晋[4] |
编剧 | 李凖 |
摄影 | 沈杰、朱永德、卢俊福 |
配乐 | 葛 炎(作曲)、过敏(拟音)、上海电影乐团(演奏)、王永吉(指挥) |
剪辑 | 周鼎文 |
美术设计 | 仲永清 |
录音 | 朱伟刚 |
角色介绍
-
-
梁三喜演员 吕晓禾
- 正派人物的代表,他的大公无私与平易近人让战士们对他拥戴有加。九连的连长,热爱工作对下属很好,为人正直,深受下属爱戴。
-
-
-
赵蒙生演员 唐国强
- 赵蒙生,解放军某部宣传处干事、高干子弟。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转变为刚强无比的战士,不安于位,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为调动工作尽心尽力。
-
-
-
靳开来演员 何伟
- 靳开来是个普通的排长,上前线前夕才提升为副连长,战斗中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最后踏响地雷,壮烈牺牲。喜欢发牢骚,讲怪话,很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
音乐原声
歌曲名称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
再见吧,妈妈 | 陈克正 | 张乃诚 | 李双江 |
那是我的祖国 | 陈克正 | 张乃诚 | 王虹 |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 | 类型 | 接受方 | 结果 |
---|---|---|---|---|
1985年
|
第5届金鸡奖
|
最佳剪辑奖 | 周鼎文 | 获奖 |
最佳编剧奖 | 李准李存葆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奖 | 吕晓禾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奖 | 何伟 | 获奖 | ||
最佳故事片奖 | 谢晋 | 提名 | ||
最佳导演奖 | 谢晋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奖 | 盖克 | 提名 | ||
1985年
|
第8届百花奖
|
最佳男演员奖 | 吕晓禾 | 获奖 |
最佳故事片奖 | 谢晋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奖 | 何伟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奖 | 王玉梅 | 获奖 |
幕后制作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六十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全线进攻。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部队作家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出版了,随即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小说红了以后,先是被改成同名话剧(据说当时全国一共有22个演出团体在同时排演这一出戏)和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轰动一时。
制作发行
国家/地区 | 时间 |
---|---|
中国香港 |
1985年11月7日
|
以上信息来源 [10] |
影片评价
单从影片简介来看,《高山下的花环》似乎有些老套,但如果真的是看过这部影片,才会了解这部电影会带给观众多大的震撼。它不是一曲单纯的解放军颂歌,这部电影设置了一正一反两种对立的形象,解放军大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但也有极个别的军人属于贪生怕死的类型,赵蒙生出场时就是个典型的养尊处优式的大公子,喝的是葡萄酒,抽的是中华烟,奢华的生活让赵蒙生完全迷失了军人的本性。《高山下的花环》采取的是双主角的叙述方式,梁三喜虽然显得形象高大全,但他来自一个革命烈士的家庭,所以他拥有这样崇高的精神是可信的。相对而言,赵蒙生这个人物更为引人注目,导演谢晋完整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的转变历程,赵蒙生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转变为刚强无比的战士,这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在谢晋导演的处理下,显得环环相扣,这种完整的人物性格转变,让赵蒙生这个角色更富有非同一般的魅力。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原著的出色,同名原著的作者李存葆也参与了电影剧本的创作,他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整合在一起,所以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每一个章节都会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看点。电影很好地把握住了原著的精髓,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共和国军人。该片的主演吕晓禾在影片公映之后,获得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帝,梁三喜这个人物在当时也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解放军形象。(新浪网评 [1] )
已故导演谢晋,早就干过这种事情。因为近来的中越冲突,我看了他在1983年拍的《高山下的花环》。在“政治正确”的底线上,他拍出的是一部用大胆吐槽的好电影,至今后无来者。
全片开头,唐国强饰演的“军二代”赵蒙生,被母亲动用关系送到部队担任指导员。实际上,赵蒙生只是到军队镀金,随后就将“曲线转正”。在连队迎接他的,是电影的另外两个主角:连长梁三喜和炮排排长靳开来。
相比一副人民子弟兵形象的梁三喜,靳开来是一个心直口快的武夫。因为说真话得罪上级,他一直未获升迁,直到战争开始前才被提拔为副连长,“战前赏了一个送死的官。”
电影拍摄前,谢晋让助手到云南去调研,看那里的指导员到底对什么内容感兴趣。结果发现,前线士兵最喜欢牢骚不断的靳开来。他们的原话是:“就这最真实,你们千万别把他的棱角磨平了。”
靳开来当然不喜欢赵蒙生这种吃奶油蛋糕的“军二代”,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甚至说“要自费到北京去上访”。这几乎是“三十年”后,中国百姓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特权阶层和大众子弟的对立。
战争山雨欲来,部队即将开拔。赵母不想让儿子去送死,她试图在最后关头动用关系,把赵蒙生从军队拉出来。她把电话打到旧日战友、现任军长雷震那里。这让雷震很恼火。随即,他在大会上当着全体官兵的面,把赵母描述成“一位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并怒称“老子要把她的儿子第一个送去炸碉堡!”
雷军长说的是真话。因为在电影中他甚至把自己唯一的儿子“小北京”送上了战场。后来,儿子光荣牺牲,军功章送到他面前,他亦老泪纵横。
得知自己的指导员要临阵脱逃,吃粗粮长大的梁三喜再也顾不得形象,大骂粗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你们都涌到部队里来,现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脑袋要回大城市。”
我的一位叔公,参加过那场战争。今年清明节,他坐在老家潮湿的饭厅,给我讲述他在越南境内的8天。
当年,他是一名小军官,隶属广州军区,驻扎在博罗县的一个镇上。和电影不同,他所在的部队,早在那篇著名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前,就已接到上级的开拔命令。
很快就到边境,很快就进入战场。叔公说,解放军多年未有实战,问题多多。比如,他所在的连队在一次急行军时,士兵们都三三两两、坐在装甲车外壳上前进。因为平时没有类似练习,他们生怕从车上坠落,于是用皮带一类物件,将自己与车身绑在一起。当遭遇敌兵射击时,这些士兵就是不折不扣的活靶子。
这样的场景,没有在谢晋的电影里出现。他没有大篇幅描述战争场面,改而把笔墨用于描写出征前后,士兵们的心理状态。
出境前最后一顿晚餐,靳开来举杯对梁三喜说:“干了这一杯,烈士陵园见!”后来,两人果然牺牲。我以为,这是全片117分钟里,家国情怀与角色性格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句台词。
而在现实中的多年后,叔公回忆起出征前的心态,只有一句话:“怕,怕得发抖。”他在后来一次夜行军时,碰到其它连队的一位同乡。对方蜷缩在路边土堆,饿得说不出话。最后,叔公从他断断续续的家乡话中听清一句:“我的指导员都被炸断了。”
这让我想起《集结号》里那个也被炸成两截的指导员。原来,不管是1950年还是1979年,不管是现实还是电影,指导员都是会被炸成两截的。
但《高山下的花环》里,赵蒙生没有被炸成两截。真正送命的是雷军长的儿子“小北京”。因为接连打出的两颗炮弹都是臭弹,他反而被敌人击中。此时,身边的梁三喜一看,我军炮弹上的生产日期居然是“1974年4月”。他再一次顾不得形象,用粗口吐槽:“批林批孔,批他奶奶的!”
再看那个有话不说浑身哆嗦的靳开来。最艰难的时刻,为了给战友们解渴,他冒险偷回一捆越南人的甘蔗,踩雷身亡。临死,他的最后一句是“让大家吃甘蔗……”
战后,有人以他违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为由,不给他立功,连一块军功章都不给。联系到出征前的那次“升官”,你很难说得清,他究竟是到死都在说真话,还是说真话就会死。
对一支铁血部队而言,纪律也许比天理更重要。但如果没有靳开来这种敢说真话的士兵,越有纪律的部队,就越容易违背天理。
我的叔公好像没有遇见靳开来这种士兵。他讲述的最后一段小故事是这样的:在他所知的某一次对敌作战时,按惯例炮兵在后,步兵在前。炮兵将以“密集—稀疏—密集”的开炮节奏压制敌方,随后才是步兵冲锋。
但因为缺乏实战,疏于配合,中国的步兵并不了解炮兵的节奏。如你所想,他们看到炮火“稀疏”时,以为炮兵即将结束攻击,就吹响军号,勇往直前。
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不会有人把这些真相告诉大多数人。身为炮兵小长官的叔公,当时也只是在统计伤亡人数、向上汇报时,听见步兵那边的人讨论此事。
没有人把这些真话讲出来。这个潮湿的清明节,叔公和他讲出的这个故事,都带上了一股霉味。时光继续荏苒,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不管是真话还是假话,都还将影响整整一代人。
《高山下的花环》会让我们看到一个任何作品中都看不到的唐国强,谢晋这一类型电影的导演,我觉得国内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杨德昌比之更拖沓,其他的大牌比之显得浮夸和不自然。谢晋,真的早,还能这么好,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带来的不一定都是进步,大概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社会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筛选器,如今的时代,滤去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追求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但大自然最后选择的一定是进步的。
谢晋在87年拍的《芙蓉镇》中喷文革,喷运动;在64年拍的《舞台姐妹》中喷社会黑暗;85年的《高山下的花环》更是有经典语录如“上战场前封我一个去送死的官”,“一个贵妇人,有多大权利,把电话打到前线”,“中国人都像他那样说实话,做实事,我们的国家某很多事都好办了”。。。这些话,难道不会让如今的我们感到羞愧吗?
那是一个歌功颂德趋之若鹜的年代,而谢晋 能在第一时间,把社会的正式面目和正确的价值观带给大众,没有丝毫的迎合,迎合大众,迎合国家政策,迎合广电局。
细想我们惊愕于某些演技平平演员天价片酬时,难道我们我们自己的价值选择造就了这些天价片酬吗?如果我们不喜欢,不尖叫,不狂笑,他们又怎么会收视率和利益。我们错时因为我们喜欢了一些东西,他们错是因为他们就只知道给我们我们喜欢的那些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