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 [519]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5]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510] 三国、
隋朝时期,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
[512] 明末清初以来大量
福建南部和
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
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主要少数民族
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
[40] ;
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
[508-509]
- 中文名
- 台湾
- 外文名
- Taiwan
- 别 名
- 宝岛
- 行政区划代码
- 710000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东地区
- 地理位置
- 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 面 积
- 36013.73 km² [19]
- 电话区号
- 886(也写作+886)
- 人口数量
- 2356.84 万(2021年,含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台湾省人口为2340.74万)
名称
“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
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
右图(手机版为上图)上方为“台湾”名称的繁体字正式书写,在台湾地区官方文件和教科书等正式场合中使用;
[23] 下方的书写中,原本繁体的“台”字采用了同音的异体字,因而和简体汉字相一致,这种写法广泛地用于台湾民间与媒体。
[24]
台湾省的名称在历朝历代屡有变更。 [25-26] 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洲”; [27] 隋朝与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 [28] [29]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而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 [30]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31]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32]
概况
远古时代,台湾与
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
台湾海峡,出现
台湾岛。台湾史前时期的考古文化遗存与中国大陆东南地区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台湾史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
三国时期。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
夷洲”(今台湾),吴人
沈莹所著《
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
泉州、
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北宋时,至少在宣和二年(1120年),福建泉州的行政区划包括澎湖及其附属的
台湾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490] [492] 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1335年至1340年(元后至元年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晋江县(今属泉州)。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1402年至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
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
基隆、
淡水二港驻屯军队。
明末清初,早有
林凤、袁进、李忠、
李旦、
颜思齐、
郑芝龙等汉人集团经营开发台湾。明朝福建水师军官赵若思(秉鉴)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曾经在
台南赤崁修建城堡,实施管理,中国政府的管辖权已正式及于台湾本岛。
[390]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趁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福建官府、
颜思齐、
郑芝龙组织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17世纪末,大陆沿海赴台开拓者超过10万人。
[420]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
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
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和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
[385]
明郑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
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
台湾府,隶属于
福建省。1885年清朝设台湾省。
[11-12] 1945年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台湾重归中国主权管辖,台湾省建制恢复。
[509] 1949年
中国国民党退据台湾。至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
福建、
广东的移民。大量移民到达台湾,不仅带去了大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而且为台湾的开发提供了最重要的劳动力。他们与台湾的原有居民一起,经过辛勤的劳作,将台湾从一个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的岛屿,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相当繁荣的宝岛。这一过程大约经历了200年。
[377]
1840年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9世纪60年代,台湾的部分地区相继开港。
[380]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
北京专约》,《
北京专约》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1874年,清政府扩增台湾行政区划为二府八县四厅。
[420]
1884年至1885年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
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为刘铭传。刘铭传在任内,铺铁路,开矿山,架电线,造商轮,兴办企业,创设新学堂,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 [379] 一跃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因而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390]
1894年日本发动
甲午战争。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
日本。《
马关条约》的签订,令举国震惊、悲愤。台湾同胞反对割台的斗争汹涌澎湃,大陆同胞反和约反割地斗争声势浩大。台湾遭受
日本侵占50年。
[390]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在内乏饷械、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不甘作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从1895年6月开始,到10月台南陷落为止,历时5个月,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日本
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民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显示了保卫家园的坚强意志和浩然正气。
[386] 这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极为壮烈,值得后人永远纪念。
[454]
日本军国主义曾殖民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屠杀了65万台湾同胞,
[499] 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477] 1895年之后的整整50年里,台湾岛上的抗日烽火从未熄灭,台湾同胞重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之心从未冷却,同日本殖民统治当局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政治、军事、文化斗争,更有数万爱国台胞跨海回到祖国大陆,投身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彰显了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永不分离的成员。
[472]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
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问题,《
开罗宣言》的其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387]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有苏联参加)《
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386]
1945年8月,日本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491] 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
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
蒋介石以及
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
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21] 。
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389]
1979年1月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
告台湾同胞书》,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了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实现两岸同胞自由往来、通航通邮通商和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等重要主张。
[362]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反分裂国家法》,为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法律保障。
[381]
夏商周时期
夏商时期,台湾属于
九州中的
扬州。闽台两地考古学者发现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遗物等,证实了远古时期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从福建输入的青铜器具提高了台湾的生产能力。
[41]
汉朝至三国时期
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后汉书》有“夷洲”(今台湾)的记载。
[42]
230年(孙吴黄龙二年)春正月,吴大帝
孙权派将军
卫温、
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抵达夷洲(今台湾)
[27] [43-44] ,前后历时一年之久。卫温浮海求夷洲是中国古代航海史的一大壮举和创举,此次出海行动其出海人数和出海船只众多,是中国古代有史记载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意义重大,不仅反映了当时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也证明当时孙吴拥有比较强的海外交通能力。卫温浮海求夷洲带动了内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成功地到达夷洲也表明孙吴时期浙江沿海至台湾的航线是一条成熟的航线,卫温浮海求夷洲属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
[476]
三国
东吴丹阳太守
沈莹的《
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方位、地形、气候、居民、物产、习俗,
[412] 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之一。
[45]
这些在汉朝和三国时期的文献记载表明,中国大陆不仅长期以来与台湾之间有着密切的种族与经济文化联系,而且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发现和开发台湾岛、澎湖列岛的也是
中国人。以近现代
国际法对于领土拥有的原则,台湾岛与澎湖列岛理所当然地归属于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先后3次派人前往流求(今台湾)。607年(隋大业三年),隋炀帝遣羽骑尉
朱宽、海师何蛮至流求(今台湾)访察。608年(隋大业四年),隋炀帝令
朱宽慰抚流求。610年(隋大业六年),隋炀帝遣武贲郎将
陈棱、朝请大夫
张镇州率军万余人自广东义安(今潮州)至流求,后返回至福建。
[28] [46-47]
根据《
隋书》记载,隋代时,已常有商船从大陆到台湾,与当地居民通商贸易。《隋书·东夷传》详细描述了流求(今台湾)的地理与风俗,当时距隋朝访察流求(今台湾)才约30年,可知隋唐时期大陆与台湾在官方和民间层面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48]
唐朝时,随着中原汉族人口大量南下,福建的开发日臻完成,大陆汉族人民也开始向台湾迁徙。唐朝中叶起,福建省漳州和泉州一带的居民就已经移入台湾省的澎湖列岛,并将澎湖当成临时的渔业基地和休憩地。2003年,在台湾省澎湖列岛的
渔翁岛、中屯岛发掘出了“唐代花口矮圈足青瓷大碗”和
宋仁宗年间的“天圣元宝”及“景佑元宝”。
[49] 当时汉族居民在澎湖没有大型聚落,以
捕鱼、采贝、
蓄养或
耕种为生,并且与福建沿海进行贸易往来。此时已有大陆的汉族居民移入台湾,但人数不多,也不定居。他们到台湾或从事捕鱼活动,或同少数民族进行交易,也有耕作的,主要是季节性的,春去秋回。
根据考古发掘,台湾省新北市的
十三行文化遗址曾出土汉唐时期的
五铢钱、唐朝的
开元通宝钱等九十几枚货币和唐宋时期的铜碗和瓷片等,证明中国大陆与台湾在这个时期有着密切的往来。
明末,
普陀山僧人华佑与其友萧客偕游台湾,自蛤仔难(今宜兰苏澳)入台,遍历台湾南北各地后,从诸罗(今嘉义)离台,投寄于福建
安溪(今属
泉州),最后华佑圆寂于此。从第一位入台僧人华佑的残稿中可以得知,当时已有不少汉人入台。华佑曾在里刘山(今花莲县木瓜溪以北)看见
唐碑,书有分明可辨的“
开元”二字,他还发现巴老臣番社(今花莲县新城乡嘉里村)的人能读《
论语》《
孝经》。
[50]
宋朝时期
宋朝到元朝正是
福建海上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福建
泉州港的兴起、东南沿海地区航海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兴盛,令大陆移民东渡台湾更加便利。而福建人多地少的自然禀赋、
闽南人口快速增长、战乱频仍、赋税苛刻繁重,令漳州和泉州一带的汉族人民不得不迁居到澎湖列岛和台湾岛,促进了澎湖和台湾本岛的初步开发。
11至12世纪的北宋中叶,福建沿海渔民开始迁居到澎湖。北宋时期,福建
泉州行政上管理澎湖群岛,
[493] 而
澎湖管辖台湾、钓鱼诸列岛屿(今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492] 宋人
王象之著《舆地论胜》引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泉州知州
陆藻的 《泉州修城记》说:“
泉州距京师五十有四驿站,连海外之国三十有六岛。”又在“环岛三十六”条下记载:“自泉州晋江东出海间,舟行三日抵澎湖。”此处的“连”,只能是指行政隶属的关系,即北宋时,至少在宣和二年的1120年时,泉州的行政区划包括“三十六岛”的澎湖及其附属的台湾岛、钓鱼岛列屿。“连”字在此,绝不是指自然地理的相连,因为不管是
钓鱼岛列屿,还是台湾群岛、澎湖群岛都与泉州、晋江海洋阻隔而隔海相望。
[490]
据有关谱牒资料记载,福建人向台湾本岛的最早移民为北宋末年福建省泉州市
德化县的苏姓族人。
[51] 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本岛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当时,因缺铁而贵铁的台湾少数民族用食物向来访的大陆汉族商人换取铁。
南宋偏安
江南,民间与台湾有更多的来往。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
[422] ,
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
泉州)管辖。
[6] 南宋官府为了保护澎湖和泉州沿海居民,在泉州城东南沿海岸上地名水澳的永宁寨(今福建泉州石狮永宁镇)驻军屯守。宋朝对澎湖实行有效的管辖与治理,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和台湾本岛的联系也日渐频繁,
海峡两岸关系已经十分密切。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多年在福州任职,曾任“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主管茶、盐事物,在诗作《
感昔》中写道“柁师指点说流求”,流求即今日的台湾,说明南宋时福建与台湾贸易频繁。
台湾海峡有俗称“
黑水沟”的凶恶海象,对于古代从大陆渡海来台湾的汉族移民来说充满严酷的考验,台湾谚语更用“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描述“黑水沟”海象的险恶程度。英勇无畏的沿海汉族百姓,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终于征服了狂暴的
海洋,将海上荒陬化作人间乐土,开发了台湾省的澎湖列岛。他们在澎湖搭盖房屋,进行农耕和捕鱼,畜养山羊,“散食山谷间”,如果彼此发生争执,到
晋江县(今属
泉州)衙门审决,
泉州的商船也经常到那里进行贸易。考古调查在澎湖发现了大量的宋代
瓷片和宋代
铜钱,也证实宋代确有大陆汉族人民迁居台澎地区。根据
何乔远《闽书》引《宋志》记载:“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人多侨寓其上,……有争讼者,取决于
晋江县。府外贸易多数十艘,为泉外府”,说明宋朝时从泉州移居澎湖的闽南人逐渐增多,澎湖才一度被称为“泉州外府”。当时泉州已经设立
市舶司,并成为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使得海峡两岸的联系更为密切,一些福建闽南地区的家族开始移居台湾。以农民、渔民、商贩为主的汉族居民作为早期移民台湾的“主力”,开始不断遍及全岛各地,并与台湾当地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52]
宋朝时期台湾省行政区划
时间
|
行政区划
|
1120年
|
|
1171年
|
|
元朝时期
元朝时,中国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澎湖已得到较大的开发且有民居,汉族人民以澎湖为跳板移居到台湾本岛。台湾和大陆通商不断,也是大陆商舶往来南洋各国经常停留之处。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
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1297年(元元贞三年),
元成宗命令福建平章政事高兴派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二人,率军招谕台湾,携当地居民100余人返回。后来,为了说服当地百姓归顺元朝,又让他们返回台湾。在一些闽南族谱中(如《永春岵山陈氏族谱》、《南安丰州陈氏族谱》)也有元代汉族居民移居台湾本岛的记载。1349年(元至正九年),记载台澎地区地理、风物、人情的《
岛夷志略》成书,作者是曾访问琉球(今台湾)的元代航海家
汪大渊。《
岛夷志略》显示出
汪大渊对台湾岛地理很熟悉,当时海峡两岸语言不通、风俗各异,因而有早已熟悉台湾岛环境的汉族居民为他做陪伴、引导。
元后
至元年间(1335年至1340年),元朝在澎湖设“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还为政府征收
盐税,隶属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司泉州路晋江县(今属福建泉州),后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隶福建等处行中书省,这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中国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7-8] [53] 当时,汉族移民举家迁到台湾省的澎湖列岛,在澎湖安居乐业、生儿育女,已建立
农业、
手工业和
畜牧业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元朝时期台湾省行政区划
时间
|
行政区划
|
元后至元年间(1335年至1340年)
|
|
明朝时期
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台湾省的澎湖列岛增设“游击”,“春秋汛守”。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因东南沿海长年海盗、倭寇为患,澎湖成为盗寇巢穴,明太祖朱元璋实施海禁政策,并依部将汤和所请,撤澎湖巡检司,并把澎湖的大族迁到漳州、泉州一带。虽然朱元璋下令迁界移民,但是并不能阻止福建沿海人民继续迁居澎湖的趋势。明政府此举的目的原是要坚壁清野,防止倭寇及海盗等从海上得到接济,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巡检司裁撤,居民内迁之后,倭寇以及海上铤而走险的不法之徒乘虚而入。
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倭寇侵入澎湖、台湾。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
俞大猷痛击占澎海贼与倭寇,将辅助部队驻于
澎湖,明朝政府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依其所奏复设
澎湖巡检司。
[54] 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
太阁(卸任
关白)
丰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鲜,并传出有图谋侵略台湾鸡笼(今基隆)、淡水(今属新北)的消息,沿海戒严,明朝政府在澎湖布署兵力。鉴于台、澎战略地位的重要,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在福建巡抚
许孚远的建议之下,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澎湖游兵以资防守。游兵并非常驻部队,而是属于洋面巡防部队;其军队编制为850名,哨船20艘。主要任务为在洋面巡防时,必须专至澎湖汛守。台澎地区成为中国防倭抗倭的前哨阵地。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澎湖游兵整并入福建等处
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浯屿水寨,改制成浯彭游兵。
钓鱼岛等台湾岛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岛海域是中国的传统渔场,中国渔民世世代代在该海域从事渔业生产活动。钓鱼岛作为航海标志,在历史上被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广泛利用。 [495] 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这表明,早在十四、十五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朝时,为防御东南沿海的倭寇,中国政府将钓鱼岛列入防区。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明朝驻防东南沿海的最高将领胡宗宪主持、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明确将钓鱼岛等岛屿编入“沿海山沙图”,纳入明朝的海防范围内。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徐必达等人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及1621年(明天启元年)茅元仪绘制的中国海防图《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也将钓鱼岛等岛屿划入中国海疆之内。 [55]
明朝时,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根据《明史》记载,早在16世纪中叶,大陆民间具规模性的武装与商业集团已到台湾屯居、贸易,为台湾带来文明的曙光。尽管明朝军队尚未在台湾岛上长期固定驻防,但当时台湾已正式列入明朝军事防卫的区域内,成为中国海防的战略要地。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海洋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相比唐宋元时期的开放政策,明官方出于海防安全的考虑,立国伊始便实施强硬的海禁体制,全面禁绝民间海上贸易和海洋活动,这对以海洋为根本的福建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为了生存和发展,走私贸易与民间海上武装力量活动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福建海上活动的主导。
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 [56] 宣德年间,郑和船队曾到台湾西定坊大井头(今属台南市中西区)汲水,还曾投药于水给当地少数民族医病。1591年(明万历十九年),福建先民渡海来台,为求平安,恭请家乡的妈祖神像庇佑。先民由台湾鹿港登陆后,便在鹿港“船头仔”建庙奉祀妈祖神像。后来施琅将军攻台时从湄洲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被视为“开台湄洲妈祖”,留在鹿港天后宫。 [494]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明朝儒生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前往东番(今台湾)剿捕倭寇之后, [414]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地采访记录写成《东番记》,记录了当时台湾的地形、港口、贸易与风俗,是台湾早期历史特别是高山族文化习俗史的重要文献之一。《东番记》特别提到明朝地方将吏曾有过在台湾设立府县等行政机构的计划。 [462]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东南海商最活跃的时期,随着东西方两大贸易体系及其文化的直接碰撞与交流,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商们,自然不会自动放弃控制东亚、东南亚区域的贸易权益。于是,台湾岛再次成为中国连接海外乃至欧洲的贸易重地。在十七世纪,中国的东南沿海海商依托着地理上的优势,成为这一广阔海域的贸易主导者。
明朝中叶起,随着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台澎地区又成为大陆海商的根据地,而且大陆渔民也经常到台湾海峡捕鱼,其中一部分人定居台澎地区,成为当地的居民。嘉靖、万历年间,活动在东南沿海的陈老、林道乾、林凤等著名海商集团都曾经以台澎地区为根据地,在台湾海峡从事私人海上贸易活动,而闽南人已经在台湾开辟了鸡笼(今基隆)、淡水(今属新北)这至少两处较大规模的台湾市镇。
对于台湾作为我国东南海防要地的战略意义,明朝官员有深刻的体认。
[462] 至少从明朝中叶起,明廷已将台湾视为大陆沿海漳泉一带的重要门户,也是东南海防的最前线,不容倭寇染指,并三次派兵深入台湾追剿海盗集团。福建巡抚
黄承玄在《题琉球咨报倭情疏》及《条陈海防事宜疏》等奏折中也一再强调台澎地位重要,不容外人侵犯的立场。
[462]
明朝万历末年,明廷福建官方已有在台湾驻兵屯垦实行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
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八月之后至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间,明朝水师军官、
漳浦(今属福建漳州)人赵秉鉴(又名赵若思)就已经在台湾筑城“赤勘”(今属台南)。当时,台湾南部已经成了众多闽粤海上武装集团屯聚基地。赵秉鉴以明朝军官身份筑城赤勘之举表明,在1618年之前,福建军方已经在台湾岛设置了城堡,这代表着中国政府的管辖权已正式及于台湾岛。
[57]
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晋唐时期,中原汉人三次大规模南迁入闽,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明清时期,大陆民众去台湾开创基业,他们将祖地的生产技术、风俗礼仪传播到台湾,加速了台湾的开发;后来台湾人称大陆为“唐山”,称大陆人为“唐人”,称本姓在大陆的祖先为“唐山祖”。 [479]
颜思齐为明代晚期闽南海商集团首领之一,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青礁村(今属厦门海沧)。时值全球大航海时代,福建官府和颜思齐率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等闽南海商和数千民众到台湾岛,在台湾魍港(另一说在笨港,今云林北港及嘉义新港地区)设立十寨作为据点,筑寨定居,开垦荒地。长期以来,颜思齐在两岸尤其是民间享有崇高地位,有着“开台王”之称。在台湾,许多颜思齐开台的历史遗迹和纪念场所至今犹存。
1628年(明崇祯元年)前后,
闽南连年大旱,百姓无以为生,福建官府和
郑芝龙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
垦荒定居,各地逐渐形成许多村落,这些村落后来发展成为诸罗外九庄(清政府治理台湾初期首先设置于
诸罗县境内,已为移民开垦的北路村庄,位于今
嘉义县)。
[58] 台东县卑南等地区也有汉族移民。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在
天启年间台湾被荷兰人侵占以前,汉族移民已遍布台湾各地,从事渔业、农业和商业活动,成为台湾岛的长住居民。
[59]
明朝时期台湾省行政区划沿革
时间
|
行政区划
|
1388年
|
|
1563年
|
|
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
明郑时期
明朝末年,世界处于海权勃兴的时代,而明朝则封闭海疆。在这样的背景下,郑芝龙以民间的力量建立起庞大的海上武装势力及船队,掌控福建往来台湾、日本及东南亚的贸易。1628年(明崇祯元年),郑芝龙受到明朝政府招抚,官至都督同知。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原名郑森,1624年(明天启四年)生于日本九州平户(今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六岁时回到闽南故乡居住读书,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少年时期考中秀才后被送往南京国子监深造,拜入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钱谦益还是当时明朝的礼部尚书。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原为明将、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明朝覆灭。郑芝龙于1645年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成立流亡的南明政权,是为隆武帝。郑芝龙曾经带着时年21岁的郑成功(当时还叫郑森)晋见隆武帝朱聿键,朱聿键见到郑成功仪表堂堂,便以大明国姓“朱”赐他,并为他取名“成功”,这是“国姓爷”和“郑成功”名号的由来。1646年,隆武帝在福建汀州(今福建龙岩长汀县)被清兵俘虏遇难,而郑芝龙虽然投降了清朝,但是并没有将他的海上武装势力及船队交给清政府,而是交给他的不愿投降的儿子郑成功。
脱却儒衣换上戎装的
郑成功,接手了父亲投降清朝之后所留下来的势力,
[69] 于1647年在小金门(今福建
金门县烈屿乡)誓师反清,并以金门、厦门、南澳、同安等闽南沿海一带为
根据地起兵抗清,被
南明永历帝封为“
延平王”。许多闽南的贫农纷纷加入郑成功的行列,到了1658年他已经拥有战船约3000艘,兵力17万人。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政开支,坚持长期抗清,郑成功继承父亲开创的海上基业,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他设立山海五大商行,将内地的商品贩运到海外,通过东西洋贸易,积累大量财富,实行“以商养战”。 郑成功海上贸易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郑成功将生丝、丝织品、砂糖、瓷器、皮革、药材、手工艺品等输出海外,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输入金、银、铜、刀和海货、山货、香料等。因为海上贸易的丰厚利润,郑成功才能在狭小的闽南沿海地区,拥有十余万装备精良的军队,与占据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清朝统治者进行长达十余年艰苦卓绝的抗争。
[480]
郑成功的实力渐大之后,于1659年进攻
江宁府(今江苏
南京),但最终被不断增援而来的清兵击退,于是他回师
思明(今福建
厦门和
金门)大修
船舰,倾力筹划驱逐侵据台湾的荷兰人,收复国土。
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
郑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卫
思明,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
战舰,从
金门料罗湾出发,经
澎湖向台湾进军。
4月30日,郑军在鹿耳门(今属台南)登陆,在民众积极支援下与荷军展开多次激战,在陆地上歼灭了荷兰上尉汤姆斯·贝德尔率领的240名精兵;在海上,郑军炸沉荷主力舰赫克托号,击退其余荷舰。5月4日,郑军收复荷兰人在台湾的两个城堡之一赤崁城,随后围攻另一城堡台湾城达九个多月,期间打退了荷兰殖民者从巴达维亚调集的援军,并拒绝荷兰人企图用金钱利益收买郑成功退兵的要求, [481] 最终将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揆一和残敌围困在热兰遮城内。郑成功在致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70] 围城9个月后,荷军死伤1600余人,能参加战斗的士兵仅剩600百余人,且已弹尽粮绝,疾疫流行,形势已完全绝望。荷兰殖民者走投无路,荷据时期的台湾长官揆一于1662年(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2月1日不得不签字投降,双方签订了《郑荷缔和条约》。至此中国人民收回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宝岛台湾。 [71-72] [481]
郑成功因这一历史功绩,被誉为民族英雄,亦在台湾被誉为“开台圣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
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73]
清朝时期
清朝统一台湾既是出于历史原因,也是源于现实需要,避免了台湾被进一步割据化,也换来了清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安全稳定。同时,清前期国力强大、君臣团结以及台湾地区的内耗为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和契机。清政府在统一台湾时,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善用人才,积极争取台湾民心,使得以较小代价实现了对台湾的快速统一。此外,清政府还十分重视统一台湾之后的善后工作,实现了驻军同台湾民众的和谐相处,妥善安置了台湾郑氏政权的投降势力,促进了台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较快恢复,为此后台湾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517]社会,再加上台湾是移民社会,士绅力量相对薄弱,“郊”财力雄厚、组织力强,自然而然地走上前台,在社会活动中也扮演起重要角色。 [444] 除了贸易活动之外,台湾的郊行还热心参与国家的公共事务,当祖国大陆有灾祸和兵险时,台湾的郊行会在清政府设置的“协募公所”为大陆地区捐助金钱和兵马,受到清政府和大陆同胞的表彰、嘉奖和感谢。甲午战后,日本侵占台湾,郊商多返回大陆,“郊”迅即衰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444]
-
中法战争和台湾建省(1883-1887)
1883年(清光绪九年),
法国完成了扩大侵略的准备,向驻扎
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挑起了
中法战争,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目标首指台湾,
[105] 使得前直隶陆路提督
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启用。刘铭传被授予
福建巡抚头衔,使其负责台湾的行政与军务。
刘铭传率部抗击
法军,在台湾多次击败法军登台的计划,在
沪尾大捷中最终使法军放弃登台,成功
保卫台湾。
[106] 在此背景下,
左宗棠提议设立台湾省。
中法战争后,
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
台湾省,成为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福建政务由
闽浙总督兼管,将
福建巡抚改为
台湾巡抚,由
刘铭传出任首任台湾巡抚。从下诏建省到闽台实现分治,台湾建省的酝酿筹划过程历时近3年,这既与分治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有关,也与刘铭传的暂缓建省主张有关。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台湾建省行政工作完成,
[107] 下设三府十一县三厅一
直隶州,
省会设于
彰化县桥孜图(今
台中),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省会移至
台北府(今台北、新北、基隆、桃园、宜兰、新竹)。
[108] 台湾建省之初,清廷有旨:“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同先一年建省的“甘肃
新疆省”同甘肃省“内外相维”一样,全称是“福建台湾省”的台湾省也同福建省“联成一气”,保持着若干行政、财政上的关联。台湾建省时的经济规模比较小,财政方面尚无法独立,因此福建及中央的协饷对解决台湾建省初期的财政困难起了很大作用。台湾与福建的“内外相维”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行政权力控制的传统,这虽有利于加强边疆与内地政治联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台湾的发展
刘铭传在台湾省的海防和现代化建设(1885-1895)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1894-1895)
- 抗日三猛”领导的武装抗日(1895-1902)
-
日据前中期的殖民统治、文化侵略、奴化教育(1895-1937)
日本的殖民目的不仅止于经济掠夺,而在于将整个台湾变成它永远的国土,其所推行的便是一整套从军事镇压到政治控制,从经济掠夺到文化改造的全盘同化政策。
[514] 面对台湾人民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日本在台北设置“
台湾总督府”,为在台最高统治机关,该总督府的组织特色为绝对的中央集权,身为“总督府”主官的“
台湾总督”,总揽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形成武官总督专制独裁的政体。日本人殖民统治台湾期间实行民族差别待遇。
[475] [477] 日本在
明治维新后实行明治宪政,但在台湾实行的却是总督独裁的“六三法”。日本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一定的言论、出版、集会自由,但这些台湾人都没有。
[470]
日本建立严密的
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并实行源自清朝协助政府维护地方治安的
保甲制度辅助警察政治,台湾人民在日据时代饱受歧视、凌虐和差别待遇。
[127] 警察网络深入到了台湾平原和山地的每一角落,警务人员,尤其是山地警察,成了台湾社会中作威作福的“土皇帝”,严密地监控着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463] 警察以日本人为主体,负责各类政务,成为伸入台湾民众日常生活的鬼魇和直接屠杀台湾民众的刽子手,台湾在日据时代是名副其实的警察社会。以1902年为例,全台设有10个厅、97个支厅、992个派出所,以后最多时种类警察机构达到1500余处,警察1.8万余人。在台湾的经济发达地区,每隔两三公里就有一个警察机构,每300人就配有一警察。日本警察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1898年,日本殖民当局实施“保甲条例”,将保甲设为警察军事统治的辅助组织,规定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全保全甲内部连坐,只要一甲之内某户出现“犯罪”,同甲户的人都会受惩罚。这种毫无道理的连坐案件在日据时代年年都有数百例
-
“皇民化运动”、日本强征慰安妇、“台籍日本兵”(1937-1945)
-
台湾空战、台北大空袭(1944-1945)
-
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7-1945)
战后时期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
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结成
同盟国。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史称“
开罗会议”),签署了《
开罗宣言》,并于12月1日公布。《
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
东北四省、
[147] 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谴责了日本自
中日甲午战争和
九一八事变以来对中国的侵略,确认了东北、台湾、澎湖列岛都是
中国的固有领土,肯定了中国收复这些领土的神圣权利。宣言的发表对加速日本的投降有重要作用,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依据。这既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成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148]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后又有
苏联参加签署的《
波茨坦公告》中重申“《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
本州、
北海道、
九州、
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149-151] 世界各国包括西方主要国家,都以多种方式对《
开罗宣言》等文件的法律效力及台湾回归中国,予以确认。中国拥有台湾主权的国际法程序和内容,都是完备的,并成为战后国际秩序及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
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
[152] 无条件投降。这意味着日本必须接受台湾回归
中国的规定。
[486]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
[153] ,付出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人民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历史。台湾的光复,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抗战胜利的结果,是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
[390]
[376]
中国政府将台湾岛、澎湖列岛划为中国战区的第15受降区,任陈仪为受降主官,受降办理地点为台北。经历日本50年殖民压迫的台湾民众奔走相告,相拥而泣。入夜之后,不少家庭焚香祭祖,面向大陆,告慰祖先在天之灵。此后的几天里,台湾街头锣鼓喧天,爆竹声声,台湾人民用能够想到的一切欢庆方式表达自己对回归祖国的喜悦之情。当时的《台湾日日新报》等台湾媒体上,均有大量商家行号刊登欢庆台湾光复的广告。在等待祖国接收的日子里,台湾人民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忱和高度的自治能力,全省街上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户户张灯结彩,台湾人民掀起了学习现代标准汉语的热潮,全省各大市镇都有当地青年自发组织地方团体,接替了日本殖民官吏来维持地方秩序,管理行政事务,修桥补路,打扫街道,保护日本留下的敌产,以便让国民政府能顺利接收,台湾全省整体局势平静而稳定。10月15日,中国军队在台湾省基隆港登陆,基隆港码头人山人海,人人皆以目睹祖国的军队来到为快。军队登岸后,数十万民众夹道欢呼。台湾人民诵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唱着《欢迎歌》等庆祝歌曲,表达台湾人民的欢欣鼓舞和热烈欢迎。
1945年10月25日上午十点,
[376] 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
台北市公会堂(今
中山堂)举行。在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上,日本最后一任台湾总督兼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
安藤利吉在降书上签字。
[376] 中国受降官
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
中国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全世界周知。现在台湾业已光复。”为永久纪念台湾从日寇统治下重归祖国怀抱,10月25日被定为“
台湾光复节”。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胜利。台湾同胞为回归祖国、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欢欣鼓舞。
[453] 台湾人民欢天喜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全省各城镇乡村的男女老少,如过新年一般的欣喜若狂,纷纷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庆祝回到祖国怀抱。即使去台湾大山深处,也是这番情景。1945年10月18日,《
台湾新报》载文报道:居住在“新竹州下竹东、大洲及兰阳方面山界”的少数民族,“听到日本降伏之喜讯,也同我们兄弟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跳,他们极喜欢,切实要变
中华民族”。
[429]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
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因此而改变,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同一性、连续性并未受到影响。与此同时,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
蒋中正(蒋介石)率部分
国民党军政人员退踞台湾,
[162] 并将大陆许多的
故宫文物、国库资产与相关档案等带到台湾。1945年至1950年,中国大陆各地有近200万军民迁入台湾。1949年5月19日,国民党当局颁布《
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简称台湾省戒严令),宣布台湾处于战时动员状况,封闭全省,限制出入境,实行
军事管制,封锁大陆消息,严禁一切违禁的言论、出版和罢工、
游行等活动。12月7日,国民党政府迁至
台北市。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
台北市。至此台湾再次陷入与
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163-164] 尽管台湾与祖国大陆尚未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两岸同属于
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历次的反对和警告同台湾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1949年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党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由于叛徒出卖,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有1100余人。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就是为纪念这些牺牲于台湾的大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 [165]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浙江省
大陈岛、
南麂山列岛。国民党军队从
大陈岛撤退后,台湾当局的实际控制范围为台湾省全境、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地区、广东省和海南省部分南海岛礁,这一格局延续至今。
[166]
国民党迁台后进行大规模党务改造运动, [167] 建立起蒋氏父子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经济上进行财政整顿,改革币制,稳定物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168] 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并开始兴建许多大型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如石门水库、横贯公路等)。1953年,台湾经济已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准。1958年,台湾人口达到一千万。
国民党在戒严体制下巩固与强化专制统治。1960年,蒋中正通过修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获得连任而成为台湾当局终身领导人。同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高权力开始向蒋经国过渡。在“白色恐怖”的统治下,蒋氏父子对党政军进行严格控制,对反对势力采取严厉打击的高压政策。 [169-170] 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台湾发动了系统的清除运动,在岛内全面肃清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左翼文人等进步力量,台湾社会人人自危,肃杀气氛浓重。
由于得到美国、日本等外国资本的支持,实施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承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日据时期的基础,美国提供数十亿美元经济军事援助和运用从大陆运去的黄金、美钞等外汇以及从大陆赴台的人才, [171-172] 台湾经济从196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67年、1979年,台湾当局先后升
台北、
高雄为台湾当局“直辖市”。1982年,析新竹、嘉义两县设立新竹、嘉义两省辖市。
1970年代,台湾进入经济起飞时代,由于
第一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1973年11月,台湾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
蒋经国推动“
十大建设”来稳定台湾经济发展。
蒋中正(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去世后,由
严家淦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至1978年届满。1978年,
蒋经国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此后他担任台湾地区第六、七任领导人,1988年于任内逝世。1970年代,台湾产业形态由以农渔业为主转型为以工业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为主,台湾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全长374.3千米的
中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其连接台湾西部各大都市、城镇以及台湾南北两大港口
高雄港与
基隆港,是中国第一条
高速公路。
1980年代,随着产业从农业发展到轻重工业、大众教育普及,台湾人均GDP超过六千美元,与香港、韩国、新加坡被经合组织列入新兴工业化社会,被称为“
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奇迹”威名远扬,股市指数曾高达万点。台湾当局成立
新竹科学园区,大力鼓励中外厂商投资
集成电路、
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台湾中小企业也被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所影响,此时台湾个人电脑主板产量因此位居世界第一。
[175] 1989年末,台湾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1992年,台湾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成为发达经济体。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党外运动”开始活跃并得到发展,要求国民党统治集团“解除戒严令”、“开放党禁、报禁”。在“党外运动”中,不少“台独”分子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并发展成为
民主进步党。1987年7月15日,
蒋经国发布命令,宣布解除实行长达38年的“戒严”体制,随后更进一步开放“
党禁”及
报禁、各级
权力机构的台湾民众“
普选”、民众赴
大陆探亲及与
大陆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台湾开始朝向所谓的“
民主政治”发展,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也被打破。《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于1991年废除。
[176-177]
1990年,台湾成立办理
海峡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的
民间组织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海协会和
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
九二共识”。1993年4月27日至4月29日,海峡交流基金会(即“海基会”)董事长
辜振甫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是自1949年后两岸民间代表在获得中央政府和台湾当局授权下的首度正式接触。1996年,台湾举行首次领导人直选,中国国民党参选人李登辉当选。
[178]
2010年,台湾当局实施“县市改制”,是台湾地区从1950年起设置5市16县后,首度大规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除原有的台北市外,原台北县单独改制,高雄县市、台中县市、台南县市合并改制,桃园县则在2014年改制,形成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16个县市的行政区划。2012年,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2014年,台湾的义务教育从9年延长到12年。2015年,海峡两岸领导人
习近平与
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185] 2016年,民进党的
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186] 。
2020年,蔡英文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台湾问题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中国政府解决
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219]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在2005年制定的《
反分裂国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
一个中国的原则。
[220-221]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台湾问题,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222] 并首先用于解决
香港和
澳门问题。2019年1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题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是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九二共识
“
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
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
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384]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否认“
九二共识”、破坏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势必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成果会得而复失,直接损害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的利益。
[38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是
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大陆处于暂时分离的状态。因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提出和平统一的主张。1955年5月,周总理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60年5月,毛主席提出,台湾只要回归祖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大权均由台湾当局掌握。这可以说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雏形。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正式发表关于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它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问题的具体情况。“一国两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实行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因而得到海内外广大华人、侨胞和世界舆论的普遍理解、支持和赞扬。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海峡两岸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两岸人民往来以及科技、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已初步形成。这充分显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威力。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搞分裂是绝对没有出路的。李登辉等少数人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分裂祖国的图谋是不会得逞的,必然遭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民心所向。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一天一定会到来。
[455]
台湾当局政治体制
当代台湾的政治制度承袭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大陆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1949年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大陆败退到台湾,也把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大陆的一整套政治制度搬到了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政治体制和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台湾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仍然保留了1949年台湾当局实行的政治体制;台湾地区现行的宪制性规定仍然是以1947年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宪法”为蓝本,采行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架构。台湾当局组织分成5个机构运作,分别是行政管理机构、立法机构、司法主管机构、考试机构和监察机构。
台湾地区领导人对内负责政治上的最高责任,为台军最高统帅,对“
五院”有协调
争议权,并直接任命最高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对外代表台湾地区,1996年起实施
直选,
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223] 台湾当局领导人由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扩大,决定台湾当局的大政方针,提名任命行政、司法、监察、考试机构负责人。
[420]
台湾地区历任领导人列表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1
|
|
1950年—1954年
|
2
|
|
1954年—1960年
|
3
|
|
1960年—1966年
|
4
|
|
1966年—1972年
|
5
|
|
1972年—1975年
|
(继任)
|
|
1975年—1978年
|
6
|
|
1978年—1984年
|
7
|
|
1984年—1988年
|
(继任)
|
|
1988年—1990年
|
8
|
|
1990年—1996年
|
9
|
|
1996年—2000年
|
10
|
|
2000年—2004年
|
11
|
|
2004年—2008年
|
12
|
|
2008年—2012年
|
13
|
|
2012年—2016年
|
14
|
|
2016年—2020年
|
15
|
|
2020年至今
|
注释:
⑴蒋中正字介石。
台湾地区“法律”体系深受
中华法系的影响,此外还受到日本、德国等国法律体系的影响。台湾地区的“法律”采用
大陆法系的
成文法系统,主要分为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法律”、命令三级,下级的“法律”不可以违反上级的“法律”。“法律”的制定和修正需经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审议通过,再由台湾地区领导人公布施行,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台湾地区考试管理机构或其他“机关”能发布命令。除了明文的“法律”之外,“终审法院”在过往仍会为了统一“法律”见解,而从判决中挑选部分争议问题,选编作成
判例。判例不强制下级“法院”的法官必须采用,但事实上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除了选编判例以外,甚至“终审法院”曾经做成的一般裁判,也常在下级“法院”的审理中被引用。
台湾当局实行
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自治层级包括市(含台湾当局“直辖市”)县、乡镇两级。市(含台湾当局“直辖市”)县、乡镇为地方自治团体,具有
公法人地位。市县、乡镇行政负责人民选产生,市县议会、乡镇市民代表会对当地行政机构施政进行监督。
根据台湾当局有关规定,台湾各机关、官方文书中均采用“
民国纪年”,以公元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与
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通用
历法主要为国际惯用的公历,民间亦通行
农历,并以“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并行使用。根据中共中央台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对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一律不使用“中华民国”纪年。
台湾地区纪念日和节日
日期
|
节日
|
备注
|
|
|
|
农历正月初一前日(台湾新年假期)
|
|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根据台湾、福建 闽南民俗,春节的过年活动从农历十二月十六“ 尾牙”开始,到新年二月初二“ 头牙”结束。
|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台湾新年假期)
|
|
|
和平纪念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人节
|
|
|
|
|
|
|
|
|
|
|
|
|
|
|
|
|
知名企业
台湾省知名企业
|
|
|
|
|
|
|
|
|
|
|
|
|
|
|
|
|
|
兆丰金融控股
|
新光金融控股
|
环球晶圆
|
稳懋半导体
|
国泰金
|
中信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奇美实业
|
|
|
|
|
|
|
|
语言文字
现代标准汉语(汉语普通话)和繁体字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
台湾最普及的外语是英语,为台湾地区教育体系重要的课程之一。日语为台湾第二大外语。
台湾汉字拼音采用汉语注音符号。
[266] 台湾的
中文罗马拼音系统为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2008年以前曾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法。
[267] 目前台湾的地名(县、市、台湾当局“直辖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汉语拼音翻译,但旧护照姓名和部分地名(如台北的英文名“Taipei”)、道路名称仍采用威妥玛拼音、邮政式拼音等系统。
台湾光复后,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于1946年4月成立 [400] ,全面推动普通话普及运动,此后台湾省各县市陆续设置当地的“普通话推行委员会”。1981年至2013年之间,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还成立了“普通话推行委员会”来推广普通话。台湾当局推行的汉语普通话以国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新国音”为准, [268] 和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范的普通话发音稍有不同,二战后又深受台湾本地方言的影响,造成如今除非刻意要求标准,翘舌音、地域性方言、儿化音于生活中逐渐消失,加上词汇差异,以致和大陆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有一定差异,约有10%的读音不同。
外来影响
棒球从美国传入日本后被日本人称为“野球”,成为日本最流行的运动之一。日本向中国进行的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也把棒球运动带到了其侵占的台湾,棒球如今是台湾民众最为喜爱的运动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当局和
美国关系密切,诸如
好莱坞电影、
快餐、
美式咖啡、美国
流行音乐等美国流行文化深刻影响着战后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2018年
好莱坞电影占台湾电影市场票房的74.82%。台湾于1990年代进行的教育改革参照了欧美的教育制度。
[318] 台湾地区近现代建筑的风格也受到欧美的影响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