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清半夏为天南星科植半夏经过白矾(含水硫酸铝钾),溶液浸泡后所得的炮制品,白矾性收而燥湿,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增强半夏燥湿化痰的作用,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半夏在中国应用于临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1]  。
中文学名
清半夏
别    称
地珠半夏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南星科
半夏属

简介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叶半夏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主要含有生物碱核苷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其中核苷类成分是抗感染主要活性成分。
半夏生品有毒,具有“戟人咽”的刺激性,故内服需炮制后入药。文献研究发现,从宋代到清代,半夏有酒姜制、热酒烫后姜汁浸酒浸后麸炒的炮制方法。 [2]
半夏入药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方中用“治半夏”以疗不暝,不卧,此时未载明炮制方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最早可见于《金匮玉函经》,其中写到“不㕮咀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白矾制半夏始见于宋代,炮制方法有“白矾水浸”、“汤洗后白矾水浸”、“水浸后白矾水浸”、“白矾水煮”、“矾汤泡”等。
现代研究证明使用白矾可防止半夏在浸泡过程中发酵腐败。最早收载于1963年版《中国药典》,加白矾炮制的饮片规格是清半夏,在清半夏的炮制工艺中,明确提出清水浸泡(浸泡时如起白沫可加白矾浸泡后换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白矾与水共煮透,辅料用量:每100kg半夏用矾12.8kg(夏季14.8kg),夏天白矾用量略高。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制半夏,炮制方法介于清半夏和姜半夏之间;1985年版之后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清半夏的炮制方法相同: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无白矾与水共煮透的过程,辅料用量增加到每100kg半夏,用白矾20kg。较1963年版《中国药典》清半夏工艺变化较大,不再记载浸煮法,且辅料用量增大。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清半夏工艺进行生产,性状为断面粉性,而《中国药典》描述是断面微有角质样,饮片性状与《中国药典》描述不一致。 [1]

药材性状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

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

[elementor-template id=”6632″]
分类: 炮制品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