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公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易烊千玺、罗一舟、胡先煦等明星在列。招聘公告显示,演员岗不参加笔试,面试分三次。有网友质疑称,为何每轮面试结束未公示进入下一轮人员名单?截至目前,易烊千玺、罗一舟、胡先煦三位明星并未就此回应。有网友表示,明星们若违规入编,是对那些努力拼搏的“小镇做题家”最大的伤害。

“小镇做题家”原本是一种自嘲,指出身普通,靠着“刷题”考入名校改写人生轨迹的年轻人,进而被引申为靠学习和知识改变命运的群体。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努力并不可耻,引发公众不满并将“小镇做题家”送上热搜的,其实是公众对招录不公开、不透明现象的不满。大众并非否定明星“考编”这一行为本身,而是忌惮其中夹杂着特权。

它用侮辱的方式来嘲笑这些出生小镇却努力读书的学生,吃肉的人一边要吃肉还想要把汤喝了,它还要在你耳边贱兮兮的说活该你连汤都喝不起。

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于18线的小城市或者县城,因为善于做题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而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潜台词就是,这一类人往往个人能力不出众,交际能力也很普通,少有的过人之处,可能就是有不错的应试能力罢了,可是在这个新词出现之前,这类人都叫做寒门贵子啊。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努力的普通人也有错了,这些家境普通的人招谁惹谁了,努力的人惹谁了?资本占领高地,现在连努力都成了一种罪,都该被人嘲讽。我们从小受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育,难道在这些人口中怎么就成了令人可笑的小镇做题家了。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的人就出生在了罗马,我想如果不通过努力,不通过一场场的考试,我们这些所谓的做题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见到不一样的风景,走不出父辈的生活圈。为什么要去嘲讽这些条件不好,但是努力的人呢?出身普通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错,如果可以有选择,我想没有人不想出生在罗马,而不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喜欢躺平的原因,努力过后发现条条大路都被人堵上,然后还要被人瞧不起看不上,到头来还是要被人嘲讽一个小镇做题家,真是可悲,可笑又可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从头开始摆烂的原因了吧,到最后可能都只是一种无奈。

人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92号)中显示:对于公开招聘中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等环节的进展情况应当面向社会公布。社会应该为普通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让位于某些明星群体的“特殊通道”。如果明星和“小镇做题家”公平竞争,招录各环节都能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正,相信众多质疑就会烟消云散。可若是让“明星光环”轻易战胜小镇青年们的努力,无疑会令人心生反感。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去年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多个平台爆红,开头那一句“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曾感动无数网友。大家对此共情强烈,是因为无数普通青年也是如此。他们日夜刷题,靠着做题的“才华”和“天赋”,突围现实束缚。如果不保护好“小镇做题家”的上升渠道和竞争环境,那么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够改变个人命运的决心就会动摇。不依靠自身努力,总梦想走捷径,在这样的语境下,“小镇做题家”自然沦为笑话。只有让大家在就职通道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在招录环节公平竞争,从各个环节堵住“特权通道”,让明星和小镇青年们能够公平站在求职擂台上,才能真正保护普通人的权益,让大众深信努力的重要性。

 

扩展:

小镇做题家,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定义,综合网络上的各类观点,大致可以将其理解为: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 [1] 。
“小镇做题家”的故事屡屡刷屏,看似年轻人不堪重负,其实更多的是以自嘲的方式减压 [2] 。

词语来源 
“小镇做题家”一词源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的网友发帖,豆瓣用户“水果糖”在小组总结称,“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他们曾凭借刷题和超强的应试能力,经过高考的角逐从小城镇考入一流高校,以为能从此平步青云,但进入大学却发现自己曾因成绩优异而拥有的光环逐步瓦解,特别是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在思维、眼界、家境、 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脱离了做题模式后的他们对新环境无所适从,甚至自我设限,以致在升学或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屡屡受挫,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迷茫情绪。“小镇做题家”的帖子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组内热议,大家分享自己相似的失意经历,在自嘲为“废物”中寻求共鸣,“小镇做题家”成为部分 211、985高校毕业生自我调侃的标签 [3] 。

流行背景
2020年6月3日,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推出一篇名为《小镇做题家:一个211高校学生的命运陷阱》的文章,获得10万加的阅读量及转发评论,将 “小镇做题家”带入社会公众视野。许多陷于自我认 知困境、在迷茫中挣扎的小镇青年大学生似乎找到了精神皈依,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纾解焦虑情绪,试图在抱团取暖中建构起对自我的身份认同。随后澎湃思想市场、三联生活周刊等,在媒体平台发文讲述“小镇做题家”的故事,将这一话题从部分群体的自我调侃转变为社会公共议题,“小镇做题家”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词 [3] 。
2022年7月,伴随着明星“考编”,“小镇做题家”一词也再度受到人们关注 [4] 。

社会评价
高考进入大学、毕业进入职场这个阶段,是青年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摩擦最为激烈的阶段之一,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小镇做题家”们,路就在脚下,让我们一起重整行囊、脚踏实地再出发,把强大的内心化为手中的利剑,在人生大考中披荆斩棘,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5] 。(光明日报评)

中国现在有无数的机会正在等待年轻人去发现,有无数的可能性在期望年轻人努力去创造。中国正在走向远大的未来,也在给予年轻人超越自己困扰和焦虑的可能性。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