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

中文学名
制川乌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毛茛目
毛茛科
乌头属
川乌
分布区域
四川、陕西、秦岭、广西等地
采收时间
6月下旬至8月上旬
用  量
1.5~3g
毒  性
有毒
贮   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生理特性

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产 地

主要栽培于四川。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入药部位

植物干燥母根。

炮制方法

取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千,切片,干燥。

性 味

味辛、苦,性热。

归 经

心、肝、肾、脾经。

功 效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 治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相关配伍

1、《金匮要略》: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亦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麻黄、芍药、黄芪各150克,甘草150克 (炙)川乌五枚(口父咀 以蜜二升煎取一升 即出乌头)。上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2、《太平圣惠方》:治风痹荣卫不行, 四肢疼痛:川乌头100克(去皮切碎 以大豆同炒候豆汁出即住),干蝎25克(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酽醋一中盏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 以温酒下七丸。
3、《普济方》乌术丸:治风寒湿痹挛痛不能步握:五灵脂、川乌(炮 去皮、脐)、苍术(薄切酒浸 干)各100克,自然铜(烧熟)50克。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 温酒下渐加丸数,服之病除。
4、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川乌头(生) 去皮、尖为末 用香熟白米半碗药末20克 同用慢火熬熟稀薄不要稠 下姜汁一茶脚许蜜三大匙 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 更入薏苡仁末10克增米作一中碗。(《普济本事方》川乌粥法)
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活络丹:治丈夫元脏气虚,妇人睥血久冷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挛拳或发赤肿,行步艰辛腰腿沉重,脚心吊痛及上冲腹胁膨胀,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冲心闷乱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 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茶下亦得。
6、《太平圣惠方》:治风腰脚冷痹疼痛:宜用贴焙,川乌头三分(去皮、脐 生用)。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于故帛上敷之,须臾痛止。
7、《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丸:治左瘫右痪,口眼喁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川乌头(去皮、尖)、五灵脂(去石)、当归、骨碎补各等分,上为细末,用无灰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渐加至十九至十五丸温酒下。

用法用量

1.5~3g,先煎、久煎。

禁 忌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2、《本草正义》:乌头主治,温经散寒,虽与附子大略相近,而温中之力较为不如。且专为祛除外风外寒之响导者。
[elementor-template id=”6632″]
分类: 炮制品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