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病变在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为同侧上、下部面肌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
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吃饭时食物存于颊部与齿龈之间。
病变在面神经管内和管外的临床表现不同,可以进一步根据伴发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于脑干肿瘤及血管病、病毒感染等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临床常见口眼歪斜、闭眼不能,鼓腮吹气不能,吃饭或刷牙时露出等。如果无法眨眼或完全闭眼,可能会导致眼睛干涩,进而引发眼睛疼痛和严重的视力问题。急性期可使用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等,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周围性面瘫旦发病,给患者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患有周围性面瘫这种疾病的时候,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那么周围性面瘫康复需要多长时间呢?

当在患有周围性面瘫疾病的时候,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3天症状达到高峰,病初可伴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突出表现,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可伴有味觉丧失,唾液减少,听觉过敏,患侧乳突部疼痛,耳郭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周围性面瘫前7-10天是急性期,在这个期间即使干预治疗疾病也有可能会进展,1个月左右为缓解期,体质好,治疗效果好,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治愈了,如果在两个月左右还没有痊愈,基本上就会有后遗症了。

治疗的方法:

1.急性期治疗治疗原则是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防治并发症。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补充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在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热透、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治疗,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

2.恢复期治疗病后第3周至2年内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原则,可继续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同时采用针灸、碘离子透入疗法等治疗。面肌活动恢复时应尽早做功能训练,可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日数分钟,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3.后遗症期治疗少数患者在发病2年后仍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者可使用面-副神经、面-舌下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术,但疗效不肯定。

4.预防眼部并发症因不能闭眼、瞬目,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注意保护角膜、结膜,可采用抗生素眼药水、眼膏点眼,戴眼罩等方法。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百度百科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常见以下二种证型。
中文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    床
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
主    症
口眼歪斜
眼球征

疾病症状

编辑

⑴眼球征
麻痹侧的眼球与健侧不在同一水平,较健侧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侧高,这种征象称为眼球征。
⑵贝尔氏征
此征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重要体征。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或内转,于角膜下方露出巩膜。此种现象系为一种协调运动,本质属于一种生理现象;而当面神经麻痹时 ,此种现象容易观察发现,正常人闭眼时,如扳翻其上睑,也可以见到贝尔氏现象
⑶颈阔肌征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都有此征。嘱患者头用力前屈,检查者在患者额部加以阻抗,此时,健侧颈阔肌收缩,麻痹侧不收缩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偶见,产生听觉过敏 过听的机理是:保持鼓膜紧张的鼓膜张肌受三叉神经分支的翼内神经所支配,镫骨肌受面神经所支配,此两肌呈拮抗关系保持平衡。面神经麻痹时,镫骨肌发生麻痹,因而,鼓膜张肌相对紧张,鼓膜张力高,微小声音产生强的震动,产生过听现象,见于面神经在镫骨肌分支以上的病变。
⑸舌的偏斜
多属错觉,与口唇位置不正有关,人为的将口角矫正之后,舌就无偏斜现象。但个别病例可见到舌的偏斜。如果有此种现象时,舌总是向健侧偏,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伴有舌的偏斜恰好方向相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产生的舌的偏斜的解释是:受面神经支配的茎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所致。
麻痹侧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恐吓瞬目反射、视反射低下。
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面部与粘膜的一般感觉是正常的,而在麻痹侧舌前2/3味觉出现障碍;多数表现味觉减低,但也有时有味觉倒错Parageusia。在鼓索分支以上病变有味觉障碍。有时,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耳廓周围有轻度感觉障碍。
据观察,尚可有患侧角膜温度觉低下而触觉正常。
⑻唾液分泌障碍
麻痹侧唾液分泌减少,因为面神经分出的鼓索神经支配颌下腺与舌下腺,于此分支以下病变时可有唾液分泌减少,但临床上不容易被重视。
⑼泪腺分泌障碍
Wrisberg中间神经自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分出,经由岩浅大神经、翼管神经、翼腭神经、上颌神经的眼支至泪腺,此种神经麻痹泪腺分泌减少至消失。可见于膝神经节以上病变。

辨证治疗

编辑

主穴:地仓、颊车、阳白、四白、攒竹、颧髎、合谷
1.风邪外袭:
【诊断要点】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耳后耳中隐痛,额纹消失;或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处方】风池、翳风、外关
2.虚风内动:
【诊断要点】口眼歪斜,面部麻紧感,面肌蠕动,每于说话或情绪激动时口眼抽动,或有头晕耳鸣,目涩无泪;舌淡或红,少苔,脉弦细。
【处方】太溪、足三里、风池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面颊区、肝、眼、口、脑、下屏尖、额
皮肤针:取穴:阳白、攒竹、太阳下关、地仓、颊车、风池。方法:中等刺激,再拔以火罐,隔日一次。
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然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elementor-template id=”6632″]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蜀ICP备16001794号
© 2014 - 2024 linpxing.cn All right reserved.